长乐川
古地名。旧名达乐山。以山下有铎洛泉,又名铎洛山。在今宁夏吴忠县南山水河(一名若水河)一带。唐咸亨三年(672)后,于此置长乐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隶原州。为吐谷浑居地。
古地名。旧名达乐山。以山下有铎洛泉,又名铎洛山。在今宁夏吴忠县南山水河(一名若水河)一带。唐咸亨三年(672)后,于此置长乐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隶原州。为吐谷浑居地。
古时壮族民间风味食品。流行于广西山区壮族民间。制法:将山林中捡回的大蜗牛,用煮开的米汤烫死,把蜗牛肉取出,去内脏、洗净,用竹刀将蜗牛肉切成细片,加油、盐、葱、姜等调料,入锅炒熟,即可进食。其味鲜美脆嫩
契丹语。又译纳拔、纳跋、纳钵、剌钵、纳宝等。即“行营”、“行帐”、“营盘”之意。本指契丹皇帝出行时居止的帐幕,宋庞元英《文昌杂录》称:“北人谓住处曰捺钵,四时皆然,……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历史上
汉代匈奴诸王之一。又作浑邪王。领昆邪部驻牧汉张掖、酒泉诸边郡一带。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匈奴休屠王等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丧师数万,其子及相国亦被俘。惧单于问罪,与休屠王共谋欲附汉。旋因休
隋朝官署名。大业十一年(615),西突厥射匮可汗遣侄儿率诸部首领到长安朝贡,同年朝贡者尚有龟兹、疏勒、于阗等使者。为处理日益繁多的西域事物,接待西域来使,设此专门机构。
明代藏区部落名。一作哈咂簇。属西宁卫管辖。洪武十三年(1380)归附明朝。其族有户400,口900余。其民无庐室,多罽帐。永乐十七年(1419),其族指挥、千户、百户等入朝贡马,赐之钞、币等。宣德十年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德宁县(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蒙古国建立前,汪古部世居该地。元代汪古部贵族赵王于黑水(今艾不盖河)北岸修建以王府为中心的新城(俗称赵王城),定名静安县,为静安路
?—452北魏皇帝。452年在位。又名可博真。鲜卑拓跋氏。世祖太武帝※拓踌焘少子,其母闾左昭仪为柔然敕连可汗吴提之妹。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封吴王。正平元年(451),改封南安王。二年三月(一
?—1858清末将领。字梅芳,河南郑州人。回族。幼年丧父,家境贫苦,好学习武。道光十一年(1831),以力大善射举于乡。次年中武进士。以蓝翎侍卫授山西吉州(今吉县)营都司。咸丰二年(1852)调河南、
普米语音译,意为“山神”。旧时普米族地区每户、每氏族和每村都有各自的山神树,选择松树或麻栗树中最大的为全村的山神树。有的地方,男子举行成年礼仪式后,要把象征自己成年的绵羊毛线从脖子上解下,拴到一棵茁壮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1佐领。隶左翼。原辖阿嘎、堆依2苏木。旗众操图瓦语。从事狩猎。多信奉萨满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