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德颉利发
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哥解颉利发。毗伽可汗大臣。开元十二年(724)七月,受毗伽可汗遣赴唐求亲。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深受礼遇,曾随玄宗野猎。唐朝以其位轻礼薄,终未允婚,八月,离长安返归。
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哥解颉利发。毗伽可汗大臣。开元十二年(724)七月,受毗伽可汗遣赴唐求亲。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深受礼遇,曾随玄宗野猎。唐朝以其位轻礼薄,终未允婚,八月,离长安返归。
见“拉夫凯”(1367页)。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一作野律氏或野利氏。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青海果洛境内黄河岸之蛙色尔地方。
1902—1961伊斯兰学者、阿拉伯文书法家。字国彝。山东济南市西关人。回族。幼随祖父金士毅在新疆乌鲁木齐,攻读阿拉伯文经典及汉文。1928年赴上海,就读于伊斯兰师范学校。得著名阿訇达浦生之教诲和关怀
1876—1920清末官员。字竹君,安徽怀宁人。回族。清末伏附贡生。曾肄业安庆鸣凤书院,博览群书,精英、日语。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四川提督马维麒幕宾。次年入西藏供职,历任拉里、后藏、靖西同知,
?—894唐末吐谷浑别部首领。开成元年(836),随父率部众3千帐诣丰州(治今内蒙古五原南)降唐,被置于天德军大同川一带。懿宗时(859—873年在位)为阴山府都督。咸通九年(868),率部助唐镇压桂
明朝授予西藏帕木竹巴地方政教首领的封号。洪武(1368—1398)初,遣使招谕卫藏,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帕木竹巴地方元故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为番推服”,明廷准其一仍旧职,并赐玉印、彩币。六年(137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以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改置。治所位于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清兴,以知州田茂年归附,因其制,令仍袭旧职。雍正五年(1727),因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田永
清朝政府加强对回民统治的一种制度。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四十三(撒拉族)领导的撒拉族、回族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为加强对回族人民的统治,命地方官吏选择回族士绅到清真寺中任学董,负责处理民事纠纷、宗教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顺二年(1331),斡即受封。
1909—1973元史、蒙古史学家。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祖父光绪年间(1875—1908)任贵州布政使。少年时家境中落。1924,年入福州英华学院,1926年初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复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