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格
见“咪曼”(1646页)。
见“咪曼”(1646页)。
古地名。因旄牛山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旄牛县,治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渡河南岸。东晋永和(345—356)中废。南朝宋复置,不久复废。齐、梁属沈黎僚郡地。北周设黎州。隋开皇中置沈黎县。大业(605
见“夷离毕”(760页)。
古诸侯国名。又作“巴子国”。※巴人所建。领有今四川东南部,都城在今重庆市北。巴人之师曾随周武王伐纣,以功封子爵。春秋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及鲁哀公十八年(前4
西夏官署名。掌管刻字、印刷事,属末等司。设工头监以主其事。近代自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重要西夏文文献,如百科式类书《圣立义海》、西夏诗集、译自汉文的类书《类林》等都注明为刻字司印。
蒙古部首领。又译忽都剌、忽必来。孛儿只斤氏。※合不勒罕子。勇力过人。※俺巴孩罕被塔塔儿部执送金廷处死后,嗣为蒙古近亲诸部首领,称罕(汗)。遵遗命,聚宗亲诸部谋复仇,屡用兵于金边。一说宋绍兴十六年(11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
1738—1780即六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襄地扎西孜(今西藏南木林境内)。幼时喜玩法器,痛恶烟酒,手持书卷,被七世达赖认定为前辈班禅之转世灵童。清乾隆六年(1741),被
佤语音译,意为“树鬼”。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崇拜对象之一。佤族人长期实行山地农业,靠林木灰烬滋养庄稼,因之对林木的膜拜十分盛行,认为森林里有一位司树魂的鬼,人们每砍伐一棵大树,都得放一块石头作为付给树鬼的
河名。古称“神川”、“丽水”、“犁牛河”,藏语“哲曲”。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中段,上游为通天河,东南流至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入四川、西藏边境,又南流入云南西部,经丽江纳西族
即“大明俊”(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