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隋征高丽

隋征高丽

隋对高丽的数次用兵。始于隋文帝,炀帝继之,兴师凡4次。隋开皇十八年(598,高丽婴阳王九年),文帝因高丽王元率高丽、靺鞨之众万余骑侵辽西,命汉王杨凉为元帅,总水陆两军30万讨之。因军粮不继及元遣使谢罪,罢兵。炀帝即位后,以其王高元“藩礼颇阙”,已欲征之。会高丽累侵新罗,新罗真平王于隋大业七年(611)向隋请师征高丽,炀帝乃亲统大军号200万(实113万余人),于八年正月集于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下征高丽诏。二月,师次辽水(今辽河)。炀帝随军督战至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因指挥失宜及高丽军婴城固守,致粮尽卒疲,不得已还师。是役,隋损兵折将甚多,初至辽东之30余万隋兵,只数千人还至辽东城;而所得仅攻拔武厉逻一城,置辽东郡及通定镇(郡治在通定镇,故址今辽宁新民县东北辽滨塔)。九年(613),炀帝再次出征,四月,渡辽水,遣将分道出兵攻城,命诸将便宜从事。围攻辽东城20余日不下,双方死伤甚众。又以隋将杨玄感叛,炀帝惧,即日回师。是役,兵部侍郎斛斯政叛入高丽。十年二月,炀帝议再次征高丽,“数日无敢言者”,但炀帝仍“征天下兵”,令百道俱进。九月,至怀远镇(故址在今辽宁辽中县附近),时中原已乱,所征兵均未如期到达,高丽亦因连年战乱困弊,遣使求降,并囚斛斯政以赎罪,炀帝遂还军。后炀帝又因征元入朝,元仍不至,又欲再征,适中原“大乱”,未果。

猜你喜欢

  • 完颜

    ?—1192金朝宗王。本名桓笃,又作欢睹。女真族。完颜氏。金章宗兄。工诗,善骑射,精书艺、女真大小字。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封崇国公。二十六年,加崇进。章宗即位,迁开府仪同三司,封瀛王。谥文敬

  • 包衣大

    参见“内管领”(308页)。

  • 分群放牧

    蒙古等游牧民族放牧方式。是一种起源甚早,经过长期放牧实践,因畜、因地制宜而形成的放牧方式。先是由大牲畜与小牲畜分开放牧,演变为牛、马、驼、羊分群放牧,继又按同类牲畜的老幼、强弱分群放牧,有不同的羊群、

  • 丰州川

    即“丰州滩”(198页)。

  • 亦里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哥吉河等4卫同时设立,在亦里察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后设之亦力察卫皆改作伊拉齐河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有伊拉齐河。

  • 喀喇索彦旗

    清阿尔泰乌梁海札萨克旗。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辖1佐领。隶左翼。原辖有克孜勒索、喀喇沙勒、喀喇铁什、夏那嘎什、禾依提5个苏木。旗众操图瓦语。从事狩猎。多信仰萨满教。驻牧阿尔泰乌梁海。其地今属新疆

  • 郎吉

    ?—1901清代四川麻书土司。藏族。光绪十九年(1893),章谷土司绝嗣,孔撤土司意欲吞并之,郎吉弗从,产生隔阂。时驻瞻对藏官聚兵占章谷,被川督派兵驱逐,将章谷改为炉屯流官。由此,该土司遂为孔撒土司所

  • 晋王

    ①西夏封爵。西夏贞观三年(1103)崇宗李乾顺弟察哥建议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弓而锄,临战则分番而进。乾顺嘉其策,封此爵。②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元二十九年(1292)

  • 合掌胁侍菩萨像

    亦称合掌露齿菩萨像。典型辽代佛教塑像。现藏于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辽代佛教塑像突破一般佛像的静寂、肃穆之风,以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极富生活气息而著称,在我国艺术史上占重要地位,是像为辽塑代表作

  • 作万·官却丹达尔瓦

    1784—184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九任堪布。藏族。生于钟接之达合拉家族。入拉卜楞寺学完五部大论后,享有盛誉。获多然巴学位,立宗辩论结业后,转入密宗学院熟记密集仪轨,任扎仓格贵。道光四年(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