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青史演义

青史演义

编年体与演义体结合的蒙文长篇历史小说。全称《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由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协理台吉旺钦巴勒(1795—1847)及其子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两代人写成。※旺钦巴勒撰写至前8回,病故。※尹湛纳希从1870年继承父志,着手续写,历时20余年,于1891年成书。相传全书为12回,记载自成吉思汗出生至元末200余年的蒙古历史。现存69回,60余万字。前59回记述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历史,后10回记述窝阔台即位后的历史。作者广泛涉猎蒙、汉、满、藏各种文字有关蒙古族历史的记载,民间传说,特别是汉文史书《通鉴纲目》、《元史》等,对重要事件和年代作有考订。作者自称为这部书“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竭尽愚才,将十部史书做过精心考究,探索寻觅,几乎达到头昏目眩的地步”。作品塑造了许多生动人物形象和动人故事,不仅突出成吉思汗及其将领和蒙古族巾帼英雄,还赞扬了普通牧民的高贵品德和智慧。在艺术创造上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并吸取了汉族古典文学的精华。在蒙古族近代文学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蒙、汉文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青海志

    青海省方志,又称《青海记》、《青海调查录》。康敷熔撰。4卷。敷熔,字陶然,四川人,清末曾任安定县知县,丹噶尔同知。约成书于民国初年,未见刊印本。卷1蒙古名称,住址所在、户口、畜牧;卷2矿产、垦地、森林

  • 林沁额叶齐岱青

    1600—1656明末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济农。亦作额璘沁、额璘臣。孛儿只斤氏。※博硕克图济农次子。天启七年(1627),继其兄※策凌额尔德尼,嗣济农位。崇祯元年(1628),察哈尔部林丹汗西进,败土默

  • 涂克冬

    氏族名。意为“在秃山底下住的人”。鄂温克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杜拉尔”(961页)。

  • 度牒

    历代官府发给僧尼的凭证。得此即可证明僧尼身分,豁免地税、徭役。唐宋时由掌管僧尼簿籍的祠部发放,有时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宋南渡后,军费大增,度牒收入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清政府亦行此制,目的在

  • 撒拉外五工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与※撒拉内八工相对而言,清乾隆以来,指分布黄河以北的化隆(治今青海尖扎县北)撒拉族地区。详见“十三工”(8页)。

  • 即“晌”(1867页)。

  • 邓柯

    地名。原为邓柯府,东界甘孜,南至同普,西接西宁、玉树,北连石渠,由德格、林葱、春科三土司属地合并而成。属德格土司。为康藏北道之咽喉,系一游牧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德格土司兄弟争袭时,该地土司曾

  • 客思的音

    即“客失的迷”(1752页)。

  • 阿史那社尔

    604—655唐朝突厥族将领。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著闻。11岁时即拜拓设(突厥官名),建牙碛北,与颉利可汗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奉行“部从既丰,于我便足”之道,治众10年,无

  • 天令节

    金、元、清时期在京都流行的节日。起源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帝都中都(今北京)。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仍在大都(今北京)流行。清代因之。每年冬至这一天,百官呈贺表,家家户户吃馄饨,不谈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