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兰镇总兵

马兰镇总兵

官名。清代直隶绿营的五镇总兵官之一。驻今河北省遵化境。雍正元年(1723),裁旧设马兰协副将,改设马兰镇总兵官。直辖镇标:左营,设游击以下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官;右营,设守备以下千把总等官。后兼辖遵化、蓟州等六营。清东陵总管大臣,属内务府,制度始终以马兰镇总兵兼任,与内务府诸总管大臣一体,俱免去轮班“陛见”之例。乾隆(1736—1795)间定:马兰、泰宁二镇之兵缺,以七缺补用京旗汉军,三缺留给绿营余丁补用。此职,俱以八旗人员擢补,武职正二品;以兼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属文职正二品。

猜你喜欢

  • 宗元

    见“耶律重元”(1316页)。

  • 盖葛牟城

    即“盖牟城”(2124页)。

  • 大父

    契丹外戚族帐名。《契丹国志·族姓原始》称:“番法,王族惟以后族通婚。”后族在契丹统治集团中具特殊重要地位。据《辽史·外戚表》:“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拔里,曰※乙室已。……拔里二房,曰大父、

  • 开丹圣宝

    见“开圣丹宝”(215页)。

  • 兜楼储

    即“呼兰若尸逐就单于”(1392页)。

  • 椎牛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俗称吃牛、打牛、斗牛等。源于为疾病或求嗣,向祖先或神灵许诺举办祭典用牛还愿的活动。以家族举办,必请舅家(母亲和妻子家族)参加。盛行于湖南西部、贵州东北、湖北西南及四川东南等地。祭典多

  • 巴济吉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吉格尔伯克。维吾尔语。职司管理税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废(1887)。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德兴

    北辽德妃萧普贤女年号。1122年,凡一年。

  • 于祝

    即“温宿”(2281页)。

  • 觉罗色勒

    ?—1657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礼敦之孙。初任佐领,皇太极即位后,始设十六大臣,进入大臣之列,任正蓝旗都统。天聪五年(1631),随军围明大凌河,同都统和硕图等合兵夹击,大败明军。八年(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