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344—413

后秦高僧。又译鸠摩逻多、拘摩罗逻多、究摩罗罗陀等,意为“童受”、“童首”、“童寿”、“童子”。原籍天竺,世为国相。其父鸠摩罗炎东越葱岭,至龟兹为国师,娶龟兹王妹生罗什,年7岁,随母出家。9岁以后,与母游学于罽宾(今克什米尔)、月氏、疏勒等国。初学小乘,并旁通婆罗门哲学。后在疏勒始学大乘,精研《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经典。学识渊博,誉贯西域。年20,为龟兹王迎还,广说诸经,四方学者皆师之,西域诸王也跪而听讲经。后母至天竺,自留龟兹。前秦建元十九年(383),苻坚将吕光破龟兹,逼其娶龟兹王女。后同吕光回凉州。在姑臧(治今甘肃武威) 18年,得以通晓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为姚兴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待以国师之礼,居于草堂寺(后受兴所赐女,不住僧坊,别立廨舍),辟逍遥园为译坊,任译主,由僧肇、僧叡、道生、道融等八百800余僧人襄助翻译。卒于长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经部,以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论部,共74部、384卷。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所译经论辞义通明,典丽而不失原意,并首开集体译经之先例。著有《实相论》2卷,对《维摩经》、《金刚经》等进行注释。不仅传播了佛教大乘中观宗思想,成为后世三论宗的渊源,且对成实师、天台宗的创立产生极大影响。

猜你喜欢

  • 清史列传

    书名。清人物传记。80卷。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和逆臣8门,正传1979人,包括附传约2800人。是书不著编纂人,亦无序跋,不详其稿本来源,有人认为:(一)出于原国史馆编纂的《

  • 中国回教文化学会

    近代回族文化学术团体。1938年冬,由白寿彝、杨敬之、谢征波等人发起,在广西省桂林市成立。以阐扬伊斯兰教文化,翻译或介绍伊斯兰教著作为宗旨。会员20余人,多为著名回族学者和阿訇。1941年改名为“伊斯

  • 腾越起义

    清末云南腾越(腾冲)各族人民反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腾越同盟会支部成员,响应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号召,在张文光、刀安仁(傣族,原干崖宣慰使)领导下,聚集腾越的革命党人,于卧牛岗歃

  • 西宁熟番八族

    青海西宁藏族的俗称。即朱户勒汪什科、鲁仓、折科、阿里克、郭密、的扎、隆武、阿楞8族。多居大通河北、共和县、贵德南部、同仁县、循化县境内。兼营农、牧业,生活习惯接近汉族。

  • 沙州斯珍根借契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见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民间借据。内容记:斯珍根借刘禄敦汉地绳索1(梱)、短幅纸张10梱。偿还期在龙年秋季之最后一月二十日,斯珍根无论身在何处,境况如何,即使财产被夺,均

  • 鲁布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位于拉萨大昭寺以西,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兵营地。因衙门前有石狮一对,藏人俗称其为“夺僧格”。咸丰七年(1857),藏中不靖,将离城较远之北郊扎什城驻藏大臣衙门及兵营移至拉萨城,官兵在扎正

  • 马脚秆

    壮族民间风味食品。流行于云南文山、广南、马关、西畴等地。在重大节日时食用。制法:用糯米稻草灰加入适量水份,将糯米浸泡其中,使其成黑色糯米,再加入腊肉丝、八角粉、草果粉、香菜、油、盐、姜、葱等,搅匀,然

  • 伊噜格勒雅苏

    ?—1032宋代甘州回鹘末代可汗。宋天圣七年(1029)即位。遣使向宋进贡,受赐历日1卷。在位凡4年。

  • 南诏威成王

    见“盛逻皮”(2033页)。

  • 萧抱珍

    ?—1166金代道士。为太一教之创始者。卫郡(今河南汲县)人。金熙宗朝,天眷(1138—1140)年间,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名曰太一教。皇统八年(1148),奉诏进宫,受赐观为“太一万寿”。入元,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