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桥古城
苗疆古迹。位于湖南凤凰县城西25公里处。唐垂拱三年(687)建。原名渭阳城,后改凤凰营。民国二年(1913),改称黄丝桥古城。城为青石结构。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90米,呈长方形。外墙高5.6米,内墙高2.9米。道宽2.4米。墙端设大小箭垛300个。城内筑有炮台两座,演武厅一处。今仍坚实牢固,完整无损。是研究湘西苗族、土家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今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苗疆古迹。位于湖南凤凰县城西25公里处。唐垂拱三年(687)建。原名渭阳城,后改凤凰营。民国二年(1913),改称黄丝桥古城。城为青石结构。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90米,呈长方形。外墙高5.6米,内墙高2.9米。道宽2.4米。墙端设大小箭垛300个。城内筑有炮台两座,演武厅一处。今仍坚实牢固,完整无损。是研究湘西苗族、土家族历史的实物资料。今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见“溆州蛮”(2285页)。
即“中统元宝交钞”(301页)。
明清云南土司名。明万历(1573—1620)初年,保山县平戛土舍蒋思孝随军征缅有功,钦授勐板千夫长,世职。乾隆年间(1736—1795),沦于缅。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英勘界,收复勐板部分地区
召庙名。亦称圆会寺,俗称西大庙。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王府西8里处。清康熙六年(1667),由固伦淑慧公主主持兴建。后多次扩建。有殿舍50余间,喇嘛最盛时达750人。由活佛任主持。解放初仍有喇嘛80
见“博尔忽”(2150页)。
?—175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绰罗斯。名将小策凌敦多布第三子(一作次子)。初领准噶尔一昂吉,驻牧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乾隆十年(1745),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嗣位,受倚任。十五年(1750)
元地方政区名。蒙古汗国于金哀宗天兴二年(元太宗五年,1233)灭东夏国后,于乙未年(1235)立开元、南京两万户府。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将两万户府更属辽阳路总管府,二十三年改置开元路(一说金末蒲
春秋时长狄与卫国之间的一次战争。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以赤狄潞氏为首的赤狄、白狄、长狄、众狄等北狄联盟发生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6),长狄不满赤狄的役使脱离赤狄,同时进击齐、鲁,被鲁叔孙
金代京师防城军的一部分。由曾因盗窃之类而犯罪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城防建筑中苦累之役皆由此等人承当。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改为武卫军的一部分。
见“商卓特巴”(20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