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生卒】:434—489
字子珪,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少好学,博通《五经》,州举为秀才,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多从其受业;性谦逊,不以高名自居。家贫寒,屋穿漏,朝廷屡征皆不仕。后以母老无以为生,求为彭城郡丞。永明七年卒,梁时谥贞简先生,所著文集行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434—489
字子珪,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少好学,博通《五经》,州举为秀才,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多从其受业;性谦逊,不以高名自居。家贫寒,屋穿漏,朝廷屡征皆不仕。后以母老无以为生,求为彭城郡丞。永明七年卒,梁时谥贞简先生,所著文集行于世。(,参见《南史》)
唐宣宗女。
【介绍】:名或作世逵。明浙江慈溪人,字伯鸿。嘉靖进士,历御史,出按近畿。劾太监严绶与吏部尚书许讚,尽揭六部贿滥之弊,忤帝意,斥为临淮知县,终襄府长史。
字子愚。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何绍基之弟。擅长书法,与其兄相似。【介绍】:清湖南道州人,字子愚。何绍祺弟。道光十九年举人,官湖北候选道员。以诗词、书法及鉴赏名于时。兼善花卉兰竹。与兄绍基、绍业、绍祺并
【生卒】:538—611【介绍】:隋僧。吴郡钱塘人。俗姓范,字圣达。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诗文,能琴棋。后出家,住杭州天竺寺。文帝开皇十四年,郡亢旱,州刺史刘景延请讲海龙王经。寻骤雨滂沱,旱情得解。炀帝
【生卒】:?—408【介绍】:东晋会稽山阴人,字安国。孔愉子。以儒素显。为晋孝武帝所礼遇,仕历侍中、太常。晋安帝时为会稽内史、领军将军,历尚书左右仆射。
【生卒】:895—948【介绍】:五代时后汉创建者。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初事后唐明宗。后佐石敬瑭起兵建后晋,累官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进中书令,封太原王。坐观契丹灭晋,旋称帝于晋阳,改名暠,迁都于汴,
庄烈帝第五子。五岁死。封为孺孝悼灵王元机慈应真君。崇祯十六年(1643)十二月,改封宣显慈应悼灵王,去“真君”号。
【介绍】:清福建泰宁人。家贫,佣工以事母,母目盲,朝夕手自进食、便溺必亲者五年。母卒,日夜长号,葬毕,不知所往。
【介绍】:清人。善人物写照。
【生卒】:前551—前479【介绍】: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贵族。少贫贱,曾任委吏、乘田、中都宰,鲁定公时官至司寇。因不满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