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隆武帝
【生卒】:1602—1646
【介绍】:
即朱聿键。唐端王朱硕熿子。崇祯五年袭封唐王。九年,以倡议勤王得罪,锢凤阳高墙。弘光帝即位,被赦出。弘光元年,南都陷。王行至杭州,遇总兵官郑鸿逵等,遂奉入闽,称监国。旋在福州即位,年号隆武。闻大顺将李锦等联明抗清,乃西行驻延平,拟出师江西。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帝走至汀州,被执,死于福州。
【生卒】:1602—1646
【介绍】:
即朱聿键。唐端王朱硕熿子。崇祯五年袭封唐王。九年,以倡议勤王得罪,锢凤阳高墙。弘光帝即位,被赦出。弘光元年,南都陷。王行至杭州,遇总兵官郑鸿逵等,遂奉入闽,称监国。旋在福州即位,年号隆武。闻大顺将李锦等联明抗清,乃西行驻延平,拟出师江西。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帝走至汀州,被执,死于福州。
【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懋勋,号龙江,又称三教先生。林子谷子。精通儒、释、道三教,生平立说,欲合三教为一。有《林全子集》。
【介绍】:东汉末常山真定人,本姓褚。黄巾起,聚合少年,转攻山泽间,与博陵张牛角合。牛角死,继为帅,故改张姓。剽悍捷速,号曰“飞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至京都乞降,拜平难中郎将。董卓迁天子于长安,
【介绍】:宋嘉兴人,字若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官侍御史,尝按劾福建转运使高斯得、观文殿学士李曾伯、沿江制置司参谋官刘子澄、左丞相吴潜,论罢右丞相丁大全及其党羽。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生卒】:?——1796四川成都人。行伍出身。历官守备,江南狼山镇、四川建昌镇、重庆镇总兵。乾隆中,先后参加金川、台湾、廓尔喀、苗疆诸役,赐号“博济巴图鲁”,屡有功,两次画像紫光阁。嘉庆元年,率部镇压
【介绍】:宋建州浦城人,字去华。举进士。除国子博士。靖康之乱,于太学叱责金将,身被剑击,绝而复苏。高宗闻其名,召拜礼部郎中。
【介绍】:清安徽休宁人,字幼鸿,号柯亭。中康熙十四年武举。长于诗画,作悬崖绝壑,奇峰古木,望之有凌云之思。有《千竿草堂集》。
【生卒】:1147——1200即赵惇。谥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孝宗第三子。初封恭王,后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即帝位。与金通好。皇后李氏请立皇子赵扩为太子,为孝宗拒绝。五年(
为侍御史时,弹劾郑注。注用事,被逐。开成中,累官至谏议大夫、江西观察使。(,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人,字言源。长庆初第进士,为侍御史。累迁江西观察使,终澶王傅。
【生卒】:?——1324博罗欢的次子。幼年时聪明,好读史书。大德五年为江南行台侍御史,后又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在职期间,注意发展生产,缓和矛盾。
【介绍】:宋怀州人,字师武。李邦彦后。高宗绍兴中以右朝散监行在粮料院。有《李杜韩柳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