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盛

孙盛

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南)人。颍川太守孙恂子。博学,善言名理;笃学不倦,从小至老,手不释卷。著有《易象妙于见形论》、《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初为佐著作郎,随桓温平洛阳,封侯,迁长沙太守。累至秘书监,加给事中。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猜你喜欢

  • 刘恕

    【生卒】:1032——1078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人。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举进士。博极群书,专精史学。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恕预其事,遇史事纷错难治者,尽诿之考证,尤以魏晋史事最为精详。曾与王

  • 张彻

    【生卒】:?—821【介绍】:唐贝州清河人。宪宗元和四年进士。累官至幽州节度判官。穆宗长庆元年,诏以为监察御史。行至中道,会以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诏彻归幽州幕,迁殿中侍御史。弘靖至镇数日,军乱,尽杀其

  • 马英

    河内(今山西沁阳)人。父及二兄去世,她事母甚谨。又奉二寡嫂同居,使得保全贞节。母死,亲负土为四坟,手植松柏,居墓侧终身。【生卒】:?—121【介绍】:东汉泰山盖县人,字文思。安帝元初二年以太仆迁太尉。

  • 卫大经

    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笃学善《易》,以疾不应则天诏征。性固执,至诚。好友夏侯乾童母卒,步行千里往行吊礼。(,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蒲州解人。笃学善《易》,口无二言,人谓之“易圣”。武则天降诏召之

  • 李言扬

    敬宗子。开成时封纪王。

  • 泉元礼

    【生卒】:?-537企子,解褐奉朝请,本州别驾。与父同时被擒,不久逃出,结旧领部酋,率乡人攻杀东魏所署刺史杜密。西魏任为世袭洛州刺史,即率兵参与沙苑之战。中流矢死。(,参见《北史》)【生卒】:?—53

  • 邵懿辰

    【生卒】:1810——1861字位西。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举人,授内阁中书,升刑部员外郎,供职军机处。以敢直言著称。研习儒学,推崇方苞,李光地。著有《尚书通义》、《礼经通论》、《孝经通论》等,后

  • 谢佃

    【介绍】:宋温州瑞安人,一名天申,字用休。游洛阳,从程颐学。永嘉洛学自许景衡始,佃与潘旻继之。后以贤良荐知閤门事,卒。

  • 祝英台

    【介绍】:东晋会稽上虞人,小字九娘。相传晋穆帝永和间,易男装外出游学,遇梁山伯同往肄业。历时三载,英台先归。后山伯过访,始知为女子。因求姻,而英台已聘马氏。山伯悒悒而终。明年,英台适马氏,道经山伯墓所

  • 元简

    【生卒】:?—499【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叔亮。文成帝子。孝文帝太和五年封齐郡王,为内都大官,官至太保。孝文帝优礼待之。性好酒,不能理公私之事。妻常氏,干练综理家事,断简酒,乃至盗窃或向侍婢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