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静
【生卒】:887—955
【介绍】:
五代时僧。晋州洪洞人,俗姓茹。少于本州出家,暗诵诸经,明持秘咒。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复于睢阳龙兴寺讲训。历游陈蔡间,随缘化导。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归晋州,住慈云寺。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自请于广胜寺焚身供养。
【生卒】:887—955
【介绍】:
五代时僧。晋州洪洞人,俗姓茹。少于本州出家,暗诵诸经,明持秘咒。往礼凤翔法门寺真身,复于睢阳龙兴寺讲训。历游陈蔡间,随缘化导。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归晋州,住慈云寺。后周世宗显德二年,自请于广胜寺焚身供养。
【生卒】:1707—1774【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韩门,又字抒怀,号上湖。雍正十一年进士。官编修、湖南学政。后主莲池书院讲席。少从方苞,得古文义法,中年以后一意穷经。有《观象居易传笺》、《诗学纂闻
【生卒】:1854—1905【介绍】:清江苏金匮人,字若溪。华蘅芳弟。拔贡生。得乃兄家学,精于算学。有《恒河沙馆算草》、《近代畴人著述记》。
【介绍】:明湖广蕲州人,字文长,一字宁野。仿陆羽《茶经》之例,著《茶约》。分种法、审候、采撷、就制、收贮、水候、汤、器具、酾饮九则,后又附茶九难一则。
【生卒】:480—518字子建,景第二弟。齐为晋安王左常侍。梁历豫章内史,广州、衡州刺史、太子中庶子。嗜酒,醉时滥为刑戮。天监十七年卒。(,参见《南史》)【生卒】:480—518【介绍】:南朝梁南兰陵
字会甫,崇仁(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官编修、少詹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要。明达政体,辅政正直,颇有名望。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揭发沈同和、赵鸣阳舞弊事,沈党侧目,遂交章论劾。道南上疏二
小种鲜卑大人。以勇猛刚健,执法平允,不贪财物为部众推立。曹操时期曾上使贡献,助攻叛军田银。后助代郡乌丸略边,被曹彰击败。魏文帝时部众逐渐强盛,有骑十余万。明帝时围魏将乌丸校尉田豫七日,诱使步度根叛并州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宋明帝时自北南归,授晋寿太守,在郡以多纳赃贿免官。入齐,为青、冀二州刺史,更励清节,革除前任弊政。后以伐魏兵败,发病而亡。
【生卒】:?—约525【介绍】:北魏东清河鄃人,字彦鸾。崔光侄。少博综经史。孝文帝末任彭城王国左常侍。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奉命撰起居注,迁给事中。以儒学才明,参议定律令于尚书上省。孝明帝正光元年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云有巨人足迹,出现于雷泽之中,华胥以足踏之而有孕,遂生伏羲氏。
【生卒】:729-783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天宝进士。初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载被诛,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绾卒,独掌国政,后以事贬为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时卒。(,参见《新唐书》)【生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