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介绍】:
秦末人。陈胜起义后,赵王武臣使良略常山、太原。秦将诈称二世使,遗书以间良。良往邯郸请兵,道逢赵王姊,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之。良已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追杀王姊,袭邯郸,杀武臣,走归章邯。
【介绍】:
秦末人。陈胜起义后,赵王武臣使良略常山、太原。秦将诈称二世使,遗书以间良。良往邯郸请兵,道逢赵王姊,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之。良已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追杀王姊,袭邯郸,杀武臣,走归章邯。
【生卒】:1764—1837【介绍】:清安徽青阳人。字中孚,号廉甫,又号莲府。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兵部尚书。与其父懿修同席翰林宴,继值上书房,时人推为荣遇。
字彦将。大雅弟。少有学行。李渊起兵引为太原令,后为渊府记室,与兄大雅共掌机密。武德初官至中书侍郎。(,参见《新唐书》)【生卒】:?—618【介绍】:唐太原祁人,字彦将。温大雅弟。性端谨,少以学行称。仕
【介绍】:宋人。尝官统制。蒙古兵陷洋州,偕蜀将关贵率兵收复之。返途遇敌兵,与将士百余人皆战死。
姓名皆失。一瞽一哑。瞽者磨粉为业,侍奉母亲有孝行。哑者行乞以养母。母卒后,每食必祭母。
【生卒】:803-852字牧之,从郁子。进士擢第,又中制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曾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四州刺史,终位中书舍人。好读书,善吟诗,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有《杜氏樊川集》二十卷。(,参
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累世义居,从兄从弟数十人,和睦相处,犹一母所生。(,参见《新唐书》)【介绍】:唐瀛州饶阳人。隋末荒馑,仍四世同居,乡人共依之,众筑为堡,号义成堡。太宗贞观六年旌其门闾。
名钢,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以通经书,选侍懿文太子,历礼,工部郎中、河南右参议。建文中,调湖广左参议,因事系狱。成祖即位,任右通政。首先建议建都北平。参与撰写《太祖实录》,升
【介绍】: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遐举,别号荔堂。明季贡生,授大理评事,固辞。喜言名节,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义集》,有《明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
【生卒】:?—1738【介绍】:清云南元谋人,字建长。康熙四十五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累迁御史。雍正间署江苏巡抚,疏陈苏、松水利,请发帑兴工,诸河得次第疏治。坐事降调。乾隆间官终内阁学士。
【介绍】:宋常德武陵人。登进士第。幼聪慧,曾撰宫柳诗百篇以进,帝大为称赏,御书“清白传家”四字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