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黼
字质夫,长乐(今属福建)人。父母死,守孝三年,不吃荤,不入内。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大理评事。不畏死,连夜起草大理全官署谏帝南巡疏,被杖死。英巩叹曰:“吾取友遍天下,乃近遗质夫。古人谓入险不警,殆死人乎!”世宗立,赠太常丞。
字质夫,长乐(今属福建)人。父母死,守孝三年,不吃荤,不入内。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大理评事。不畏死,连夜起草大理全官署谏帝南巡疏,被杖死。英巩叹曰:“吾取友遍天下,乃近遗质夫。古人谓入险不警,殆死人乎!”世宗立,赠太常丞。
初从混天猴为盗,后降明、屡立战功。历武经略、荡寇将军,保守潼关。潼关破,奔固原。开门迎降李自成,封桃源伯。【介绍】:明末清初陕西人。明崇祯间官蓟州总兵,寻镇山海关。与清军战,屡败。后归陕西。崇祯十六年
【生卒】:?—前529芈姓,熊氏,名比。或称公子比。楚共王子。灵王即位后奔晋。前529年,灵王率兵伐吴驻于乾谿,他与公子弃疾(后为楚平王)合谋,率陈、蔡兵袭楚都郢,杀灵王太子禄,被立为王。旋为其弟公子
【生卒】:?—401【介绍】:东晋南平人,字武子。少贫勤学。以练囊盛萤虫夜读。桓温辟为从事,迁征西长史,以博学显于朝廷。孝武帝讲《孝经》,胤摘句,时论荣之。又善激赏,每有盛会,胤必预焉。不满司马道子擅
【生卒】:1615——1684字介祺。王延善之子。明亡,曾与其父共起兵反清。后隐居易州五公山。自号五公山人。就学于孙奇逢,学兵法,讲性命之学。为学务实,与祁州刁包有交情。康熙二十三年卒。
【生卒】:1818—1889【介绍】:清浙江鄞县人,字惟兖,号薇研。道光十八年进士。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前后直上书房达二十六年。自处俭约类寒士。中年后,每年必读《五经》、《论语》、《孟子》一过,谓对此
【生卒】:1725—1785【介绍】:清江西铅山人,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归后主讲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初入京师,诗与袁枚、赵翼称江
字德兴,沁州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人。后唐庄宗时累迁神武都知兵马使,曾从平汴州朱守殷,任步军都指挥使。末帝时任复州刺史。后晋天福年间拜单州刺史。持身清廉,正俸之外无私敛。年四十七卒。(,参见《新五代史
【生卒】:1637——1704字元少。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二年状元。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掌院学士。长于文章,学问渊博。充日讲起居注官,纂修《孝经衍义》。校勘诸经注疏,任《一统志》总裁。
初名凤,又名忌,密州(治今山东诸城)人。有文辞,擅长写诗。初为道士,后唐时为朱守殷幕僚。守殷反叛被诛,他投奔南唐,官至司空。后周世宗攻伐淮南,他奉南唐主李景命北使后周,因不肯提供江南情况,被世宗所杀。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平伯,号蔼卿。诸生。与妻关锳皆工诗词。妻卒,落拓无聊。咸丰末避兵至慈溪,后还杭,贫饿死。有《息影庵初存稿》、《集外诗》、《微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