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
【介绍】:
东汉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风仪,耽经籍,性高洁,累辟皆不就。乡人有小过,必相戒勿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从正直之。南阳车遂闻其名,不远千里来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数年遂卒。正为经理丧事。卒后,人表其墓称汉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风采,闻于朝,诏旌墓门。
【介绍】:
东汉南海番禺人,字伯和。少有风仪,耽经籍,性高洁,累辟皆不就。乡人有小过,必相戒勿为伯和知。人有不平者多从正直之。南阳车遂闻其名,不远千里来投。志同道合,情如手足。数年遂卒。正为经理丧事。卒后,人表其墓称汉征士董夫子之墓。袁弘慕其风采,闻于朝,诏旌墓门。
【生卒】:489-528字仁明,史籍或书名为唤。虔长子。解褐司空行参军。迁尚书左外兵郎。庄帝初,在河阴被杀害。(,参见《北史》)
【介绍】:十六国时前燕平原人,字彦真。经学博通,为世纯儒。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时,欲刑政修明,立郡以统流人,重其德学,引为东庠祭酒,使其子慕容皝师事之。廆览政之暇,亦亲临听之。
【生卒】:?-223字子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初被曹操辟为冀州从事,后历官行唐令、太子少傅、太傅、尚书仆射、司隶校尉等职。劝民农桑,风化大行,并劝曹操立太子以嫡子为原则。
【介绍】:明浙江安吉人。洪武初以耆儒征,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固辞,赐敕放还。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路玉,自号石顽老人。博通儒业,专心医药之书。明清之际,隐于洞庭山十余年,著书自娱。卒年八十余。有《张氏医通》、《伤寒缵论》、《本经逢源》等。
【介绍】:唐宗室后裔。字周美,初名章甫。宪宗元和五年进士。十三年,为陈许判官。敬宗宝历中,屡官至水部郎中。坐武昭案贬道州司马。文宗大和中,为仓部郎中。八年,自宗正卿出为湖南观察使。入为太子宾客,分司东
字少公,西汉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人。为李陵故交。昭帝即位,霍光、上官桀辅政,均素与陵相善,遣他率使者二人出使匈奴,欲招陵归汉。单于置酒宴使者,陵与卫律侍陪,他数以目示意,阴握陵足,谕其可返汉。后又乘
【生卒】:?——1410正常子,曾受道法于长春真人刘渊然。嗣父封。永乐中卒。【生卒】:?—1410【介绍】:明江西贵溪人,字信甫,又字子璿,号正一,又号无为子。嗣汉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之子。洪武十年,袭
字僧寿。祐子。有学问,为中书博士。卒。(,参见《北史》)
【介绍】:名一作曥。宋河南偃师人,字文炳。崔颂次子。太宗雍熙二年进士。淹雅有士行,累为户部判官、屯田员外郎。真宗景德二年,以其性纯谨,用代戚维为曹国公元俨府翊善。因召对,迁都官员外郎,充记室参军。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