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瑜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生卒】:613—685
【介绍】:
唐京兆人,字公瑜。年十九,为文德皇后挽郎。授晋州司士。太宗贞观末,为大理司直、并州晋阳令,迁大理寺丞。高宗永徽初,为都官、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六年,为御史中丞。显庆四年,为中书舍人。龙朔中,为西台舍人,迁司刑少常伯。后贬代州长史,改西州长史,转庭州刺史,迁安西副都护。永隆间,得罪流振州,又徙白州。卒于贬所。
【介绍】:宋人。曾任西京左藏库使。有《左藏方》。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暗之。有《饮食集》十卷。
肃宗子。初封淮阳王,后追赠宋王。
南朝宋人,稚珪父。笃信道教,宋明帝时为晋安太守,后废帝时为中散、太中大夫。解天文,好术数,宋末沈攸之起兵,预言必败,果如其言。遂迁为光禄大夫。(,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齐会稽山阴人。解星文,好术
【生卒】:?——1781山西临汾人。江苏巡抚王师之子。初为举人,捐资得知县。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以实仓储为名开捐例,虚报旱灾,贩粟分银,数额达数百万以上。乾隆四十六年被参劾,诛死。
【生卒】:1572—1637【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库尔喀部长郎柱子,十四岁时,父为部人所杀,手刃其仇,归努尔哈赤。娶努尔哈赤女,为“额驸”。从取哈达、辉发等部。天命四年,从破明杜松、马林
【介绍】:西晋东莱掖人,字孝明。初在魏,举孝廉,州辟别驾。晋武帝泰始初,由中郎将拜散骑常侍,寻兼侍中。持节四方,循省风俗。奏事称旨,转城门校尉,封临海侯。官终少府。
【介绍】:清浙江嘉兴人,字文初。工写生,兼善山水。
【生卒】:?—893【介绍】:唐时渤海国王。大虔晃孙。虔晃在位十四年,卒,玄锡嗣立。次年改元,年号不详。在位二十三年,凡四遣使朝唐,并诸生至长安习古今制度。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海东盛国。
【生卒】:?——1647字令斌,顺德(今属广东)人。意气豪迈。唐王立,举于乡。因苏观生推荐,任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永明王监国于肇庆,受遣入贺。升兵科给事中。永明王兵败,入高明山中。广州失守,起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