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贾充

贾充

【生卒】:217—282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平阳襄陵人,字公闾。仕魏尚书郎。累迁大将军司马、廷尉,为司马昭腹心。高贵乡公曹髦攻昭,率众拒之。又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曹髦,参与司马氏代魏密谋。入晋,转车骑将军,封鲁郡公。典定法律。迁侍中。以一女为太子妃,一女为齐王妃,宠信无比。为政务农节用,并官省职。伐吴之役,拜大都督,总统六师。屡陈吴未可定。及吴平,惧罪,罢节钺。卒谥武。


【生卒】:217-282

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魏豫州刺史贾逵子。仕魏为尚书郎,从征毋丘俭、诸葛诞,以功升司空、廷尉。高贵乡公领兵攻打司马昭,率军攻杀高贵乡公,加散骑常侍,深得司马氏信任。司马昭病笃,力请以司马炎袭晋王。司马炎代魏,进封公,加尚书仆射,以其女为太子妃。平吴,为中军主帅。累至骠骑大将军、侍中、尚书令。太康三年死,谥武。


【生卒】:217—282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平阳襄陵人,字公闾。仕魏尚书郎。累迁大将军司马、廷尉,为司马昭腹心。高贵乡公曹髦攻昭,率众拒之。又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曹髦,参与司马氏代魏密谋。入晋,转车骑将军,封鲁郡公。典定法律。迁侍中。以一女为太子妃,一女为齐王妃,宠信无比。为政务农节用,并官省职。伐吴之役,拜大都督,总统六师。屡陈吴未可定。及吴平,惧罪,罢节钺。卒谥武。


【生卒】:217-282

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魏豫州刺史贾逵子。仕魏为尚书郎,从征毋丘俭、诸葛诞,以功升司空、廷尉。高贵乡公领兵攻打司马昭,率军攻杀高贵乡公,加散骑常侍,深得司马氏信任。司马昭病笃,力请以司马炎袭晋王。司马炎代魏,进封公,加尚书仆射,以其女为太子妃。平吴,为中军主帅。累至骠骑大将军、侍中、尚书令。太康三年死,谥武。


【生卒】:217—282

【介绍】:

三国魏末西晋初平阳襄陵人,字公闾。仕魏尚书郎。累迁大将军司马、廷尉,为司马昭腹心。高贵乡公曹髦攻昭,率众拒之。又指使太子舍人成济杀曹髦,参与司马氏代魏密谋。入晋,转车骑将军,封鲁郡公。典定法律。迁侍中。以一女为太子妃,一女为齐王妃,宠信无比。为政务农节用,并官省职。伐吴之役,拜大都督,总统六师。屡陈吴未可定。及吴平,惧罪,罢节钺。卒谥武。


猜你喜欢

  • 王璿

    【介绍】:唐人。玄宗开元中,为监察御史。二十七年,自主客员外郎出为盖州司马。天宝中,历宋州刺史。十二载,官陈留太守、河南道采访处置使。肃宗朝,历大理、太常卿,改金吾将军。

  • 郑怀魁

    【介绍】:明福建龙溪人,字辂思。万历二十三年进士。谒选司农,移署上供,大珰索珠贝睛绿急,怀魁抗疏,得减十之三。后为处州知府,听断甚简,民称半餐太守。有《葵圃集》等。

  • 萧革

    【生卒】:?——1035字胡突堇,小名滑哥,国舅房林牙和尚子。机智多谋,为同辈所称。重熙初,为北面林牙。清宁元年(1028),为枢密使,封楚王。道宗知其奸佞。恩宠渐衰。九年秋,重元叛乱,道宗以革子为重

  • 霍原

    字休明,燕国广阳(今北京市大兴西)人。少有大志,叔父犯死罪,入狱申诉,使叔父得免。游太学,与诸贵公子夜交。闭门教授,门徒近百人。王浚欲据幽州反,逼为谋划,不从,被杀。【生卒】:?—约314【介绍】:西

  • 王诜

    【介绍】:宋太原人,徙居开封,字晋卿。王凯孙。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利州防御使。与苏轼等为友。不矜细行。神宗元丰三年,公主卒,谪均州。哲宗元符二年复以恃豪贵抑勒雇人等被罚。官至留后,以党籍

  • 富明安

    【介绍】:清满洲镶红旗人,富察氏。雍正间初授笔帖式,累迁户部郎中。乾隆间历两广各道、福建按察使,累擢为山东巡抚,留心水利,浚胶河、小清河及济宁境内各渠。三十八年,授闽浙总督,调湖广。卒谥恭恪。

  • 吕光午

    【介绍】:明浙江新昌人,号四峰。有臂力,喜谈兵。嘉靖中倭攻桐乡急,督学阮鹗被困,光午单骑破围救鹗出。万历时日本丰臣秀吉犯朝鲜,征天下知将略者七人,光午居第二,辞不赴。

  • 杨弘

    【生卒】:?—607【介绍】:隋宗室,字辟恶。文帝从祖弟。有文武才。仕北周,累迁开府仪同三司。杨坚为相,委以心腹。入隋封河间王拜右卫大将军。出为宁州总管,转蒲州刺史。在官十余年,风教大化。炀帝即位,征

  • 步阐

    步骘子。代父任西陵督,加号昭武将军。凤凰元年(272),孙皓召他任绕帐督,他疑惧有祸,据城降晋。不久被吴将陆抗击杀。【生卒】:?—272【介绍】:三国吴临淮淮阴人。步骘子。继父为西陵督,封西亭侯。孙皓

  • 窦宪

    【生卒】:?—92【介绍】: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度。窦融曾孙。以妹为章帝皇后,拜侍中、虎贲中郎将。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内主机密,出宣诰命。后以罪自求击匈奴,拜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