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漳州龙溪人,字习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历鄱阳丞,官终泉州察推。博通经史,尤长《诗》、《书》、《春秋》。有《评古》、《补注东坡诗集》。
【生卒】:998—1066【介绍】:宋陕州夏县人,字昭远。司马池从子。登进士第。历大理寺丞、通判鄜州。州将武人,不法,与之正色力争,不少假借。性廉静质直,所至有惠政。每罢官至京师,未曾有所谒视。官终太
冀州武邑(今属河北)人。少举明经,拜司刑丞,专理制狱,执法公允。曾两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坐漏泄禁中语,出为并州长史,卒于赴任途中。(,参见《新唐书》)【介绍】:名或作景佺。唐冀州武邑人,初
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初受业太学,博学多通。曾于上林苑放猪,不慎失火烧及别人房屋,他主动赔偿。娶同县孟女为妻,二人同有隐逸之志,遂相继游居霸陵山、齐鲁,最后至吴。常弹琴吟诗而行。【介绍】:
山东益都人。为报父仇,多次上诉,终不能伸冤,乃杀仇人,赴县自首,被遣戍。
字伯原,苏州吴(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因病筑室,名曰“乐圃坊”,专事著书。长吏至,莫不登门请教;士大夫以不到乐圃为憾,名闻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卒。有文集三百卷。【生卒】:1
【介绍】:隋僧。天竺国人。善画。隋文帝时来中原,遍礼中夏阿育王塔。相传至成都雒县大石寺,空中见十二神形像,即一一勾划其形,寻刻木为十二神像于寺塔下。
【生卒】:?—348【介绍】:十六国时后赵国君。石虎子。羯族。初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封河间王,镇冀州。建武三年石虎杀太子邃立其为太子。五年领大单于,主持朝政。九年讨鲜卑斛穀提,斩首三万级。执政期间,
【介绍】:隋河东安邑人。家素寒微,炀帝时拜涿郡丞,民人悦服,遂迁通守。时山东农民起义群起,绚参与镇压。后与窦建德战于河间,战死。
雅弟恒子。孝文帝太和中,为典寺令。慰劳仇池,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