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褒
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好学博闻,以贫素自立。惠帝元康之后,朝纲大坏,伤时弊,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非难时风。
【介绍】:
西晋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褒疾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著《钱神论》以刺世,世传其文。后不知所终。
【介绍】:
西晋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褒疾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著《钱神论》以刺世,世传其文。后不知所终。
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好学博闻,以贫素自立。惠帝元康之后,朝纲大坏,伤时弊,隐姓埋名,著《钱神论》以非难时风。
【介绍】:
西晋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褒疾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著《钱神论》以刺世,世传其文。后不知所终。
【介绍】:
西晋南阳人,字元道。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一生不仕。惠帝元康后,纲纪大坏,货赂公行。褒疾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著《钱神论》以刺世,世传其文。后不知所终。
【介绍】:明陕西朝邑人。由国子监生累官山西布政使。为人忠信,治政宽大,有长者风。
【生卒】:1651—1735【介绍】:清山西平阳府太平人,字元亮,又字思显,号诚轩。康熙十五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官至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刚直有名,人称“王戆子”。既归,家居三十年而卒。有《旭华
【生卒】:1615—1698【介绍】:明末清初河南鄢陵人,字幼平,号智度、柏潭。诸生。明末避兵至南京,又南下至福建,从清军入广东,任琼山知县。去官后回乡。文多记事,诗法唐人,于近人服膺钱谦益,又颇推服
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人。以学识道德受时人称誉。孝武帝时,为国子祭酒。不营家业。后饿死于邺城。
【介绍】:清山东济宁人,字渐逵。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指挥,改安徽同知,擢泗州知州。精地理学,为凌廷堪、江藩称赏。有《雪帆杂著》、《尚书札记稿》、《六观楼遗文》。
【介绍】:唐睦州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曾奔走于江南、塞北。与李频、张乔等为友。咸通十一年,试京兆府,仍落之。遂归旧山,落寞以终。有诗名,为咸通十哲之一,尤长于五律,多纪游酬赠之作。有
字师,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鲜卑族。起家司徒府参军事。历仕西魏、北周,官至小宗伯,封上党郡公。懂音律,为太常卿时,广召乐工,创造乐器,定乐制,当时号为“乐祖”。(,参见《北史》【介绍】:北周代人,初
湖南瑶族。初,吉州巫黄捉鬼兄弟数人熟悉瑶民语言、风俗,时出入常宁县一带溪峒,从事贩盐贸易,反对宋廷的榷盐法。捉鬼兄弟被官军处死,强制山下居民徙往别处,迫使桂阳监瑶民于庆历三年(1043)起义,出兰山县
【介绍】:五代时魏州元城人,字简能。苦学自励。仕南唐为上元令,历刑部郎中、谏议大夫,累官勤政殿学士,判御史台。尝采唐高祖武德年至唐敬宗宝历中君臣问对及臣下论奏骨鲠者七十事,编为《谏奏集》上之。后注《太
【生卒】:1233—1306【介绍】:宋元间杭州钱塘人,字一枝,号荪璧,又号积庆山人。宋末为县令,入元不仕,隐居凤篁岭。工词章书画。性高亢,不愿为人下笔,故传世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