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冯宿

冯宿

【生卒】:767—837

【介绍】:

字拱之,行十七,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郡望冀州(今属河北)。新、旧《唐书》有传。贞元八年(792)进士,尝历节度从事、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河南尹、工、刑、兵部侍郎、东川节度使等职。曾遭人诬陷,曾坐韩愈谏迎佛骨贬官。长于文赋制诰。卒谥懿。《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

【生卒】:767—836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拱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祖籍冀州长乐(今属河北)。排行十七。冯定兄。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表奏为节度巡官。约元和元年(806),征为太常博士。再迁都官员外郎。十二年(817)充彰义军节度判官,东征淮西。乱平,拜比部郎中。十四年(819),宰相疑其代韩愈作《谏佛骨表》,贬歙州刺史。长庆中,以刑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转太常少卿。宝历中,改左散骑常侍。大和二年(828),任河南尹。历工部、刑部、兵部三侍郎。九年(835),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卒于镇。为人倜傥诚直。早年即以能文博学著称。所作制诰,共六百余篇,王起称其“词理典奥,文采焕逸”,文士以为楷模。《兰溪县灵隐寺东峰新亭记》、《大唐刘升玄先生碑铭并序》等也平正通达,文词俊逸。与韩愈等交往甚密,愈有《与冯宿论文书》等。《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冯宿集》四十卷(《宋史·艺文志七》作十卷),今不传。《全唐文》存文十一篇;《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逸》补一首。事迹见唐王起《赠吏部尚书冯公神道碑铭并序》。

猜你喜欢

  • 汴河曲

    【介绍】:李益作。汴河,即汴水,指隋炀帝杨广在大业年间所开凿的通济渠东段,起于河南荥阳终于江苏盱眙。诗将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比照,抒写了昔盛今衰、历史无情的兴亡之感,喻示唐人要引以为戒

  • 乔侃

    【介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时学士,预修《三教珠英》。中宗时任隋州刺史。开元初(713)为兖州都督,与兄知之、弟备并以文词知名。与沈佺期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 厮当

    适宜,合称。居遁《偈颂》之二八:“此门别处无寻路,只有休心更厮当。”

  • 回雪

    本指雪花因风吹动而回旋,因曹植《洛神赋》曾用以比喻洛神飘飖之态。后因以“回雪”作咏容姿优美之典。杨知至《和李尚书命妓歌饯崔侍御》:“燕赵能歌有几人,为花回雪似含颦。”

  •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介绍】:岑参《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诗句。论,诉说。空,独。二句以心事难诉,蝉声聒耳,写诗人的无限愁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 灞陵行送别

    【介绍】:李白作。灞陵,汉文帝陵墓,在今西安市东郊。此是李白在灞陵送人之作,作于长安待诏时。诗前半写灞陵之景色,水流树古,春草伤心。“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寓有行客对长安眷恋之思。后半写长安古道,日暮

  • 彭泽酒

    《宋书·陶潜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后因以“彭泽酒”为咏指重阳日饮酒之典。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

  • 寄宿田家

    【介绍】:高适作。或谓作于北游燕赵期间,或谓作于为官彭州期间。诗就作者寄宿田家的所见所闻,细腻描写了充满生机野趣的田园风光和田家老翁无用心机、自甘淡泊、怡然自乐的闲逸情趣,流露了作者倦于世事,向往隐逸

  • 淮南食时

    《汉书·淮南王传》载:西汉淮南王刘安有文才,汉武帝命他作《离骚传》,早晨受诏,中午吃饭时就完成了。后因以“淮南食时”指敏于撰述之典。李瀚《蒙求》:“淮南食时,左思十稔。”

  • 蘋蘩

    蘋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左传·隐公三年》:“颇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后借以泛指祭品。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