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46—809【介绍】:唐代诗人。字崇文。幽州(治今北京)人。天宝末年,因安史乱起,投笔从戎,为平卢军偏裨。累官执金吾太常。贞元初,授陈许节度都候。累迁长武城留后、御史中丞。贞元十四年(79
语出《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后用以称图谋王位或侵犯主权。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骆宾王
【介绍】:唐代道士。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撰有《胡慧超传》一卷,记高宗时道士胡慧超事迹,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三》,当为高宗以后人。该书已佚。《全唐诗补编》存诗二首。
宫观名。在湖北省松滋东丘家湖中。相传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镇江陵时,在湖中罗公洲上立宫观,因大殿只用一根柱子,故名。杜甫《所思》“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春秋时,郑国向晋献过一匹马,名小驷。后因亦泛指马匹。韩翃《送营城李少府》:“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晋代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山碑”。温庭筠《赠袁司录》:“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据汉李膺《益州记》载:邛都县有一老妇人养一蛇,长丈余,吸杀县令之马,县令求蛇不得,怒杀老妇,灵蛇斥责县令,声言要为老妇报仇。后邛都百姓相视头上复生鱼头,全县一夜陷落为湖泊,是为邛池。后因以“鱼头生”喻
【介绍】: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作。值,正逢、正当。时值锦江水涨,其势如海。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杜甫欲作诗赋之,然“偶无奇句,故不能长吟,聊为短述耳”(吴见思《杜诗论文》卷一九)。正因为
【介绍】:南唐道士,善为篆书。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文集。五代乔匡舜撰。乔匡舜,宋人避讳作乔舜。徐铉《乔公墓志铭并序》谓乔匡舜所撰集七十余卷。但仅见《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乔舜《拟谣》十卷,且该集其后也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