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声诗

唐声诗

任半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上、下册,88.2万字。该书是继《唐戏弄》之后,作者的又一巨著,是综合研究探讨唐代诗乐及唐人歌诗实况的一部专著。作者明确指出:“‘唐声诗’,指唐代结合声乐、舞蹈之齐言歌辞——五、六、七言近体诗,及其少数之变体;在雅乐、雅舞之歌辞以外,在长短句歌辞以外,在大曲歌辞以外,不相混淆。”声诗以其特点齐言体与唐曲子及大曲内之杂言体对立,主要断代在唐,而下及五代。全书在“唐声诗总说”之后,分上、下编。上编建立理论,兼表历史,包括“弁言”和十二章:一、范围与定义;二、构成条件;三、形式;四、歌唱;五、舞蹈;六、与大曲关系;七、与长短句辞关系;八、杂歌与声诗;九、杂吟与声诗;十、待订资料;十一、纪事;十二、平议。附“声诗集凡例”和“声诗集编余札记”。下编著录格调,除“弁言”、“凡例”外,对十七类、一百三十四调、一百五十六格唐声诗逐一辨别考论。每调除录声诗作者和原文外,又分提要和考订两部分。提要部分,有“创始”、“名解”、“调略”、“律要”四项,乃每调所必备;有“别名”、“音调”、“体别”三项,则视资料或个别情况增加。考订部分,有“辞”、“乐”、“歌”、“舞”、“杂考”五项,为其纲领。五项中“辞”乃每调所必备;余四项之有无与详略,则视资料而断。后附“声诗格调图谱”三十一种。全书资料宏富,考订精审,条分缕析,眉目清楚,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自成体系,多所创获,是唐诗研究的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 萤雪

    《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后遂以“萤雪”为勤学苦读之典。刘兼《倦学》:“

  • 寻山家

    【介绍】:长孙佐辅作。一作羊士谔诗。《才调集》、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皆作长孙佐辅诗。《唐诗纪事》作羊诗。明铜活字本《羊士谔集》亦不载。疑《唐诗纪事》误。诗写跋涉山路寻访隐者所见,

  • 子猷船

    谓朋友寻访。事出晋王徽之雪夜泛舟访戴逵之典。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参见“子猷”。

  • 利涉

    【介绍】:西域天竺婆罗门,早岁来游中国,途中遇玄奘,剃度后随至长安。中宗颇钦重之,朝中显贵亦多与之交游。玄宗开元初曾在大安国寺宣讲《华严经》。晚年贬汉东,旋徙南阳龙兴寺。《续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

  • 争臣论

    唐韩愈作。德宗贞元八年(792)作于长安。时愈初登进士第。争臣谓阳城其人,他于贞元四年,为谏议大夫,居谏官之职五年,闻朝廷得失而不肯一言。愈乃假此互为答问驳辨之词,以论争臣之职及阳城之不得为有道之士。

  •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

    【介绍】:李商隐作。两首诗都采用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抒写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首章着重细节描写,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次章笔意概括含蓄,以抒写身世境遇为主。两首诗都是出色的爱情

  • 戎浑

    【介绍】:王维作。见《观猎》。

  • 二桃杀三士

    春秋齐景公时,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居功自傲。晏婴劝齐景公除掉他们,且向景公献计,以两个桃子论功行赏。三人发生争执,先后自杀。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后因以为用阴谋杀人之典。李白《惧谗》:“二

  • 竹使

    即竹使符。亦用为咏州郡长官之典。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参见“竹使符”。

  • 揠苗

    揠苗助长的省称。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比喻急于求成,欲速不达。贾岛《送令狐绹相公》:“揠苗方灭裂,成器待陶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