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正声

唐诗正声

①明高棅撰。高棅自编成《唐诗品汇》后,也自觉规模庞大,学者难得要领,又以诗至唐开元、天宝间,斯臻极境。故又从《唐诗品汇》中选取作者140余人,诗931首以成此编。有明刻本、清刻本多种。全书计二十二卷,各体兼收,以诗体排列。所选诗以盛唐为主,旁及初、中。五古以李、杜为多,七古李白岑参王建为多,五律杜甫为多,七律以杜甫、刘长卿为多,五绝钱起王维为多,七绝王昌龄刘禹锡为多。此书乃撮《品汇》之精粹而成,然后人争议颇多。杨慎《升庵诗话》卷七谓其所选五古中颇杂有五律,遂讥弹掊击,殆无完肤。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则云:“唐至宋、元,选诗殆数十家……盖至明高廷礼《品汇》而始备,《正声》而始精,习唐诗者必熟二书,始无他歧之感。杨氏极诋之,何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四亦云:“近世选唐诗者,独高棅《唐诗正声》颇重风骨,其格最正。”此书在明代甚为流行,明桂天祥有《批点唐诗正声》,郭濬有《增定评注唐诗正声》等,至清则影响渐衰。②清马允刚撰。允刚字见一,号雨峰,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此书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耘经堂刻本。共四十七卷,不以诗体,而以诗人先后编次,各体兼收,所选甚广,初、盛、中、晚各有所取。诗后无笺注与评语,然在每一诗人后均有一段总评,甚为精当,多独到见解。其最大特色,乃在各诗人之间的比较,或各诗体之间的比较,即小家数也不例外,为它选所罕见,极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四分五裂

    指分散破碎。柳宗元《龟背戏》:“四分五裂势未已,出无入有谁能知。”

  • 偷儿

    ①窃贼。元稹《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②指东方朔。因其相传曾偷吃过西王母的仙桃,故称。韩偓《荔枝三首》之一:“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③晋代王献之为人气度高

  • 强半

    大半;过半。王建《行见月》:“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子兰《悲长安》:“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 跛脚驱乌

    【介绍】:见慧寂。

  • 野望

    【介绍】:①(全)王绩作。东皋为王绩的归隐之所。这位在人格上期许甚高的诗人,面对薄暮时分山村的静谧安详,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身影,还可以听到盛唐之音的先声。清王尧衢说:“格调

  • 不分

    ①(—fèn)不平;不满。白居易《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不分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吕温《道州秋夜南楼即事》:“不分匣中镜,少年看白头。”②不怨恨。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 刘幽求

    【生卒】:655—715【介绍】:唐代诗人。冀州武强(今属河北)人。排行大。武后圣历中,举制科中等,授阆州尉。弃官,后又授朝邑尉。预诛韦后,以功擢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即位,进尚书右丞,封徐国公。景

  • 送薛大赴安陆

    【介绍】:王昌龄作。安陆,今属湖北。写送友的离愁。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评曰:“少伯时方谪居,故称迁客。想薛大家于青州,徙于安陆,故因楚中送别不胜忧动于色。且谓故乡遥在天边,徒切怅望而不可见。落句道

  • 辛替否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协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中宗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闻名。睿宗时,由左补阙迁右台殿中侍御史。玄宗开元中,累转司勋郎中、颍王府长史。天宝初卒,年八十余。《全唐诗

  • 魏理

    【介绍】:大历八、九年间为浙西节度从事、检校大理评事。其时曾往湖州,与颜真卿,皎然等联唱,后结为《吴兴集》。《全唐诗》存所预联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