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英华

唐诗英华

①清顾有孝撰。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少时曾游陈子龙之门。明末吴中诗多染钟、谭陋习,而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之影响尚存。顾氏不满于此,故有是编。全书共二十二卷,专选唐人七言律诗,初、盛唐各2卷,中唐6卷,晚唐独占10卷,末2卷则专收和尚、名媛和五代人之诗,其中选李商隐诗最多,杜甫许浑次之,破前人选诗积习。钱谦益以为此书“不立阡陌,不树篱棘……用以箴严氏(羽)膏肓之癖,洗高氏(棅)耳食之陋”(《唐诗英华序》)。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亦云其“名噪当时”。后梁无技之唐绝、王隼之唐五律,吴绮之唐律诸选,均受其影响。有清顺治十四年(1657)顾氏宁远堂刻本,197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曾据岫庐现藏罕传善本影印出版。②于国俊、何鸥选析。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43.2万字。该书是一部包括注释与鉴赏两方面内容的唐诗选本,共选入唐代100位诗人的诗作163首,大都是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同时也照顾到了诗的不同体裁。编排上先对所选诗人的生平、创作等作简略介绍,次列所选作品及注释,最后为赏析文字。该书注释较为准确、简明,赏析文字简炼明快,分析也有独到之处,对读者提高唐诗鉴赏水平有一定帮助。本书依入选诗人姓名笔画为序排列。书前有“序言”、“前”言”。

猜你喜欢

  • 可隆

    【介绍】:五代诗僧。俗姓慕容。生卒年、籍贯不详。初与桑维翰同学,多忤维翰。维翰后唐同光二年(924)进士及第,后晋时拜相,可隆为维翰所挫而累试不第,遂削发为僧。后曾献诗于荆南高从诲。善诗,有诗卷,未见

  • 有感

    【介绍】:刘禹锡作。大和九年(835),宰相李训等以天降甘露为名,诱使宦官观看,欲尽诛之。事败,大臣十一族为宦官所杀,死者数千人。史称“甘露之变”。刘禹锡感于此事而作诗。当时大臣无辜被杀者甚多,如王涯

  • 刘蜕

    【生卒】:821?—?【介绍】:字复愚,号文泉子。长沙(今属湖南)人。幼与寡母相依,从师学古文。大中四年(850)进士。历校书郎、东川观察判官、左拾遗、华阴令、中书舍人,官终商州刺史。约乾符间去世。工

  • 顿了

    佛教语。即顿悟。皎然《赠李中丞洪》:“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参见“顿悟”。

  •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介绍】:祖咏《泊扬子津》诗句。意思是江边渔火映照得沙岸一片明亮,众多回家的渔船拥挤在桥畔,使桥洞为之堵塞。二句写在扬子江渡口停泊时所见日暮水乡景象。“明”、“碍”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 云辩

    【生卒】:?—951【介绍】:五代诗僧。籍贯不详。后晋至后周中,为左街僧录,赐号圆鉴大师。善为诗偈。曾以七言律诗形式,作《赞普满偈》、《修建寺殿募捐疏头辞》、《十慈悲偈》各十首。另有《二十四孝押座文》

  • 崔澹

    【介绍】:字知止,博陵(今河北安平)人。父玙为兵部侍郎。大中十三年(859)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司封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清秀有才,时人谓之“玉而冠者”。《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

  • 马湘

    【生卒】:?—856【介绍】:字自然,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人。喜好经史文学,研治仙道之术,遍游天下,所至多有题留。《全唐诗》存诗5首。

  • 纤刀

    锋利的刀。纤,通“铦”。孟郊《杏殇》之六:“冽冽霜杀春,枝枝疑纤刀。木心既零落,山窍空呼号。”

  • 柳宽

    【介绍】:见柳公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