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墓志铭

墓志铭

文体名。一称“葬志”、“埋铭”、“圹志”等。墓碑文的一种,是埋于地下的墓碑。《文心雕龙·诔碑篇》:“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也就是它的前一部分是用散文写的死者生平事迹,包括死者世系、名字、里贯、官爵、行事等;后一部分是用韵文写成的褒扬赞颂死者的铭文。在写法上,也有变体,如有志无铭或有铭无志,铭文用散体,志铭前另加序等。墓志铭作者,往往是能文之士。唐代著名散文家都写过墓志铭。张说韩愈等所作,尤为有名。唐代传世的墓志铭,数量甚多,名篇佳作也不少,具有颇高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当然也有一些“谀墓之文”。

猜你喜欢

  • 白纻辞三首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五五列于《舞曲歌辞·杂舞》,亦作《白纻歌》。郭茂倩引《宋书·乐志》曰:“《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宋鲍照《白纻歌六首》其五曰:

  • 莫愁乐

    【介绍】:张祜作。据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载:“石城西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此诗借莫愁之口道出其对爱人的痴迷。诗中写莫愁本在石城(今湖北钟祥)内居住,自从一青年来城游览,莫愁便爱上了他,那男子离去后

  • 伯鸾

    汉梁鸿的字。梁鸿贫苦好学,然不图仕进。与妻孟光相敬有礼,隐居霸陵山中,耕织为业。见《后汉书·梁鸿传》。后因以“伯鸾”借指高人隐士。萧颖士《越江秋曙》:“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张南史《送朱大游塞》:

  • 西方像教

    指佛教。佛教以正、像、末为三时,故称。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

  • 渔父

    老渔翁。《楚辞·渔父》叙屈原被放逐,行吟江畔,遇渔父,当渔父知其因独醒而被逐后,劝其与世推移,隐退自全。后因以“渔父”代指隐者。杜甫《壮游》:“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

  • 皇甫冉

    【生卒】:717?—770?【介绍】:字茂政。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丹阳(今属江苏)人。十岁能属文,张九龄叹异之。天宝十五载(756)进士,授无锡尉。后任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大历初,入王缙河南幕,为节

  • 过秦

    西汉贾谊曾撰《过秦论》,文中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谴责了秦朝帝王的过失。后人常借“过秦”称誉人有撰写政论文的才华。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之四:“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 裴略

    【介绍】:初唐人。少时即能文,善嘲谑。贞观初宿卫考满,兵部试判,因错一字而落第,诉之于温彦博、杜如晦,温令其嘲竹、屏墙,应声立就,温、杜俱大欢喜,即令送吏部与官。《全唐诗》存诗2首。

  • 张绍

    【介绍】:五代南唐时人。《全唐诗》将其所撰《武夷山冲佑宫碑》碑末之颂文析出,题作《冲佑观》,作诗收入。

  • 鹤驾

    相传周灵王太子乔成仙后曾乘白鹤驻缑氏山头。见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后因称太子的车驾为鹤驾。鲍溶《途中旅思二首》之一:“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