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天柱山

天柱山

又名潜山、霍山、皖山、皖公山、万字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是江淮水系分水岭,以雄、奇、秀著称。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等42峰,麒麟、熔药等16岩,霹雳、鹦鹉等53怪石,试心、千丈等17崖,宝公、司元等25洞,另有18岭、13井、7关、8池、48寨等。峰峦叠嶂,犹如翠屏;云海、日出、佛光、晚霞,光怪陆离;瀑布流泉,碧潭清影,苍松翠柏,景色娟秀。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以衡山辽旷,移岳祠于天柱山,登祭天柱,封为南岳。今祭台尚存。天柱山被道教列为第十四洞天,有南朝名刹、唐代佛塔、摩崖石刻等古迹。李白《江上望皖公山》诗,即指此。

猜你喜欢

  • 高崇文

    【生卒】:746—809【介绍】:唐代诗人。字崇文。幽州(治今北京)人。天宝末年,因安史乱起,投笔从戎,为平卢军偏裨。累官执金吾太常。贞元初,授陈许节度都候。累迁长武城留后、御史中丞。贞元十四年(79

  • 闻韶

    语出《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后用作称美音乐或诗文佳作之典。韩愈《送惠师》:“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李咸用《览文僧卷》:“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

  • 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

    【介绍】:柳中庸《幽院早春》诗句。二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极细微形象地描写了在室内捕捉到的深院中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一种十分深幽婉丽的意境,流露了对春光的无限喜爱。“隔”、“高”、“细”、“长”等,都是千

  • 王起

    【生卒】:760~847【介绍】:字举之,行十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家扬州(今属江苏)。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官至宰相。曾两典贡举,所选皆知名之士。封

  • 波涛

    ①喻心潮。韩愈《桃源图》:“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②即波逃。奔逃。李白《白马篇》:“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一本作“奔逃”。

  • 宋善威

    【生卒】:?—720【介绍】:唐代诗人。瀛州饶阳(今属河北)人。曾任某县尉,作诗有“暂别庚申年”语。后果然至庚申年即开元八年(720)卒。《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朝野佥载》卷六。

  • 李乂

    【生卒】:657或649—716【介绍】:唐代诗人。字尚真。赵州房子(今河北临城)人。年十一从学,十二能属词。十九岁举于州。高宗永隆二年(681)登进士第,累调万年县尉。武后长安三年(703),迁监察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介绍】:孟浩然作。见《送杜十四之江南》。

  • 皇甫谧

    晋人,字士安,安定朝那人。家贫好学,得风痹之疾而手不释卷,人称“书淫”。皇帝屡征不仕,以著述为务,有《高士传》传世。隐居而卒。后因以“皇甫谧”咏隐士。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

  • 泰山轻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后或反用其意,以“泰山轻”反衬所吟咏的事物十分重大或有价值。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