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监
【介绍】:
见姚合。
【介绍】:
见姚合。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臧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后因以“曳尾”比喻逍遥自适的隐
【介绍】:又作戴光义。袁州(今江西宜春)人。进士及第。曾著《回文诗》1卷,今佚。《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董生,指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后遂以“董生帷”为专心治学之典,亦指授课处。朱湾《咏玉》:“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急迫,匆忙。白居易《长乐亭留别》:“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介绍】:王维《奉寄韦太守陟》诗句。上句化用何逊《与胡兴安夜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下句化用梁简文帝《艳歌篇》“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写深秋荒城萧瑟凄凉景象,点化无迹,写景如绘。
【介绍】:韦应物作。叙写自己早年豪纵不羁之经历,充满慷慨不平之感。明高棅评曰:“写得奇怪,队仗逼真”,“缕缕如不自惜,写得侠气动荡,见者偏忾。”(《唐诗品汇》卷一四)
【介绍】:岑参作。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意谓古代帝王以玦作为放逐有罪之臣的标志,而以环召回被放逐者。后因以“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凄凄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年老之时。白居易《赠梦得》:“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王梵志《夫妇生五男》:“少年生夜叉,老头自受苦。”
笔记。又名《升平源》。题唐吴兢著。一作陈鸿撰,均可疑。是书一卷,记姚崇(本名元崇)借骑射向玄宗进言,提出施行仁义、不求边功、禁止宦官贵戚干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奖励群臣劝谏等十条建议,玄宗一一允诺,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