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崔棁。
【生卒】:744—809【介绍】:唐代文学家。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徙贯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大历二年(767)登五经秀才科,授秘书郎。建中四年(783)登博学三史科,调长安尉。三迁膳部员外郎,为
清杨伦撰。凡二十卷。成书于乾隆五十六年,以编年为序。其“凡例”云:“诗以编年为善,可以考年力之老壮,交游之聚散,世道之兴衰。”故对前人诸本编次,详加斟酌,务使编次得宜,诗意了然。其编年当是诸本中之最善
【介绍】:高适《别韦参军》诗句。歧,原谓分岔路口,此指离别分手之处。二句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化出而自有情韵,表现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和对友人的劝慰。
见“江淹笔”。
【介绍】:一作直言,一作亘玄,又作真元。宪宗至文宗间僧人。可能为一人。与元稹有交往。《全唐诗逸》、《全唐诗补编·续拾》各存诗1联。
【介绍】: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子。仕隋典校秘阁。唐武德初,累迁廉州刺史,抚恤境内,礼让大行,邑人歌之。俄拜郓州刺史,卒于官。撰有《汉书决疑》十二卷,为学者所称,颜师
(piǎo mǔ)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后因以“驻日”谓使太阳停留不行。广宣《禁中法会应制》:“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
诗集。唐章碣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章碣诗》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相同。《唐才子传·章碣》谓“今有诗一卷,传于世”。有明正德依宋刊本《章碣诗集》一卷,附于《章孝标诗集》后;朱警编《唐百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