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师
【介绍】:
唐代散文家。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武德初应制举,授管州录事参军。以荐进右武录事参军,预修梁、魏等史。贞观初,改殿中侍御史。后为度支郎中。十六年(642),迁给事中。后以密奏忤旨,左迁鸿胪少卿,稍进民部侍郎。坐事免官。太宗还至中山,起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二十二年(648),迁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以罪流配龚州。永徽初,起授简州刺史。寻卒,年六十余。神龙初赠同州刺史。仁师曾撰《体命赋》、《清暑赋》,俱不传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介绍】:
唐代散文家。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生卒年不详。武德初应制举,授管州录事参军。以荐进右武录事参军,预修梁、魏等史。贞观初,改殿中侍御史。后为度支郎中。十六年(642),迁给事中。后以密奏忤旨,左迁鸿胪少卿,稍进民部侍郎。坐事免官。太宗还至中山,起为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二十二年(648),迁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以罪流配龚州。永徽初,起授简州刺史。寻卒,年六十余。神龙初赠同州刺史。仁师曾撰《体命赋》、《清暑赋》,俱不传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介绍】:罗隐作。诗题一作《归五湖》,为《甲乙集》的第一首。罗隐向有“江东才子”之称,二十七岁即在贡籍,却十上而不中。经历了多次打击,罗隐逐渐认清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本质,这首诗就是他下第后的抒慨之作。曲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载,尧时有一种草,生于庭院,见佞人则弯曲。崔涂《寄舅》:“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居成都时,曾于溪傍结草堂而居。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州名。治所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辖境相当于今江苏扬州市、泰州市及江都、高邮、宝应等地。扬州在唐代为天下极盛,素有“扬一益二”之说。陈羽《广陵秋夜对月即事》:“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汉宫殿名,在未央宫内。汉武帝曾在此召见李陵,李陵自请将步兵五千出击匈奴。见《汉书·李陵传》。后用为咏武将受命之典。杜牧《史将军二首》之二:“河湟非内地,安史有遗尘。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悰,一作琮,误。太宗贞观末年,至长安求法,为京兆大慈恩寺沙门,玄奘弟子。慧敏能文,为众所推奖。同门慧立撰《慈恩三藏行传》,未成而殁,彦悰为之整理笺注,于武后垂拱四
战国齐孟尝君门客按等级分能吃鱼者、能乘车者诸等,冯谖受到礼遇,食有鱼,出有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车鱼”谓受到器重。李中《哭故主人陈太师》:“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
【介绍】: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夔州作。时杜甫作有《洞房》、《宿昔》、《能画》、《斗鸡》、《历历》、《洛阳》、《骊山》、《提封》八诗,为一组诗,皆撮首二字为篇名,俱追忆开元、天宝时事,此章为八诗之总
【介绍】:五代诗僧。生卒年、籍贯不详。五代初期居武陵,与荆州齐己诗书往来,年龄相近。后在鼎州节度使马希振门下,与希振联句。曾寄古风、今体诗四轴给齐己,齐己谓其“今体尽搜初剖判,古风淳凿未玄黄”。作品多
诗集。唐雍裕之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雍裕之诗》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作《雍裕之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复作《雍裕之诗》一卷。其后未见集本刊行,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