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短时间内得到赏识重用。语出汉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卒】:616—?【介绍】:唐代高僧。一作惠立。本名子立,高宗改为慧立。俗姓赵。祖籍天水(今属甘肃)。远祖因官徙寓新平,故为豳州(治今陕西彬县)人。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十五,出家豳州昭仁寺。颇
【生卒】:?—821【介绍】: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大历二年(767)住衡州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后建竹林寺而居。有诗送僧清江与僧无著。《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收诗
【介绍】:唐代高僧。俗姓皇甫。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少出家,住兴善寺。高宗、武后时,日照、实叉难陀等翻译佛经,复礼奉敕同译,缀文裁义。永隆二年(681),因太子文学权无二之问,撰《十门辩
指仕途不达。钱起《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参见“长铗”。
【介绍】: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诗句。上句直叙读书之事,下句则用一形象比喻说明光阴之珍贵。语句通俗,寓意深刻,故流传千古。
见“指佞草”。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用“述作究天人”为称颂学识渊博之典。刘升《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
【生卒】:?—962【介绍】:一作李澣,字日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涛弟。后唐长兴四年(933)进士,后晋中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卒于宋初。《宋史》有传。幼聪敏有逸才,慕初唐四杰之文;曾代杨
诗集。唐养素先生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养素先生《遗荣集》三卷。《宋史·艺文志七》作守素先生《遗荣诗集》三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