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仙人河上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见晋葛洪《神仙传·河上公》。后用以咏隐居之士。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介绍】:郎士元作,写于宝应元年(762)任渭南尉时。这一年作者在任所建半日村别业,与王季友、钱起等诗人往来酬唱。明府,对县令的美称。李明府,当是渭南令。诗写半日村别业的环境地势和傍晚夕阳西下时村原相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抒写对花陶醉流连的心理。首句写出了寻花、赏花到沉醉的过程;次句是倚花心醉的情景,正面点题;三四句转写“客散酒醒深夜后”对残花的赏玩,是“醉”花的更深一层的表现。诗题“醉”字妙合
【介绍】:杜甫《春日江村五首》其一诗句。万里眼,遥望故乡,远隔万里。时序,一年四季运行的次序。百年,指人的一生,人生不过百年。二句意境阔大,感慨深沉,极写漂泊衰谢之感。
【介绍】:吕温作。长安秋夜砧声处处,诗人由砧声繁密,想到富家罗纨之多,进而思及天下无数饥寒百姓,不禁怅恨。诗作批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感情深沉,角度独特。
谓高士隐居之所。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仆少负不羁……进不能矫翰龙云,退不能栖神豹雾。”参见“豹隐”。
【介绍】:杜甫于广德二年(764)自阆州回草堂后作。水槛,指草堂水亭的栏杆。杜甫在诗中,记述了由于江涨以及自己出游,水槛遭损而倾欹情形,表达了既对修复与否的达观态度,又叹旧物之遭弃的复杂心情。蒋弱六曰
春秋时,宋国司星子韦对景公说:“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等候一段时间后,星象果然发生了变动。事见《史记·宋微子世家》。后因以“天高听卑”指皇帝听取民声或了解下情。白居易《寄唐生》:“但
【生卒】:?—828【介绍】:唐代诗人。祜,一作祐。字祜之。兰陵(治今山东苍山西南)人。少孤贫,耿介苦学,以孝闻。贞元中,自处士征拜右拾遗(一作左拾遗)。元和二年(807)至八年(813)间,为剑南西
【介绍】:任涛残句。诗写闲适、任性之生活情趣。露水重而沙鹤不堪忍受而飞起,人则卧于钓船之中任其随波逐流。人、鹤对比,以见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