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玑著。全书共分六章,即家学渊源、杜甫自身的造诣、师友渊源、杜诗特质的地理因素考、杜诗特质的时代因素考、关于杜诗体式的类别与修辞。重在探索杜诗思想艺术特点,及其形成的诸多因素,颇有见解。台湾弘道文化
【介绍】:约为初唐时人。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首。
【生卒】:783—769【介绍】:一作“惠忠”。俗姓王,润州上元(今江苏江宁)人。神龙元年(705),23岁出家,谒智威禅师得法,住金陵牛头山,为牛头六祖。后居金陵延祚寺,迁庄严寺。大历四年(769)
【介绍】:见慧救。
【介绍】:五代时人。乡贡明经,以廉科擢第。曾摄郑州防御巡官。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进疏言治,诏除将仕郎、伊阳主簿。《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2句。
指朋友相访。亦用以咏雪。姚合《咏雪》:“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亦省作“剡溪兴”。李白《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参见“山阴乘兴”。
【介绍】: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一首。诗以《九歌·河伯》“送美人兮极浦”故事,写梦幻般的欹湖,空灵缥渺,余味无穷。
【介绍】:郡望荥阳(今属河南)。曾应进士试。元和间邕管经略招讨使李位女婿。《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字景山,闽(今属福建)人。暮年登第,六十归乡,年近八十始取妻。《全唐诗》存诗4句。
拿到;收到。令狐楚《塞下曲二首》之一:“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白居易《渭村酬李十二见寄》:“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