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晚唐体

晚唐体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以时而论”,唐代诗歌有“晚唐体”。其“诗辩”又称:“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则所说“晚唐”,指元和以后。今人多指唐文宗时至唐亡。晚唐诸家,风格各异,颇有创新,然感伤颓靡之气益浓,体格、气韵日益卑下、衰竭,缺少浑涵气象,是其共同特征。又有以“晚唐体”专指晚唐之清奇僻苦诗风者。元方回《唐三体诗序》谓:“近世永嘉叶正则水心,倡为‘晚唐体’之说。于是四灵诗、江湖宗之。”所说即指贾岛姚合等人的诗风。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已有晚唐体之说,明高棅《唐诗品汇》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期,遂具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类目。晚唐大体指文宗大和至唐亡(827—906)。此间大家虽少,但各具特色之诗人,既源于初、盛、中唐各家,数量亦不少于各期。诗风虽各异,但其流弊则颇具共性。或因深而涩,或因浅而俗;或贵新奇而入冷僻,或尚妍丽而陷轻靡。体格卑下,风韵大失,后人目为“衰世之音”。明胡震亨云:“咸通而后,奢靡极,衅孽兆,世衰而诗亦因之。气萎语偷,声繁调急,甚者忿目褊吻,如戟手交骂者有之。王化习俗,上下交丧,而心声随焉,岂独士子罪哉!”(《唐音癸签》卷二七)今人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注“晚唐体”云:“《诗史》:‘晚唐人诗多小巧,无《风》、《骚》气味。’俞文豹《吹剑录》:‘近世诗人好为晚唐体……诗局促于一题,拘挛于律切,风容色泽,轻浅纤微,无复浑涵气象’。……沧浪所谓晚唐体,当同此意,故称为止入声闻辟支之果。”

猜你喜欢

  • 南仲

    周宣王时的大将,曾帅师出征?狁。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

  • 卢怀慎

    【生卒】:?—716【介绍】:唐代文学家。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少清谨,举进士。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中宗神龙中,迁侍御史。景龙中,进右御史台中丞。迁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玄宗开元元年(71

  • 题严陵钓台

    【介绍】:王贞白作。严陵,东汉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光武帝任其为谏议大夫,不受,归隐于富春山,终身不仕。后人名其渔钓处为严陵濑。诗写凭吊严陵钓台,描绘了严陵隐处的秀美风光,对严陵不图富贵,隐身山水的

  • 薛涛诗笺

    张蓬舟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6月出版。张氏自述从1925年开始研究薛涛,1933年出版合薛涛、曼殊之诗及其事迹为一集的《浪漫二诗人》,1942年又从中析出薛涛一篇单独出版,后屡经修改增补,多次出

  • 栖闲

    闲居。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 唐英歌诗

    吴融撰。三卷。明清间多为抄本。《四库全书》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存诗近300首。刻本则有明毛氏汲古阁刻《唐人四集》本、清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 张彻

    【生卒】:?~821【介绍】:行大。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贞元十二年(796),从韩愈学,愈以族子妻之。元和四年(809)进士。曾任幽州节度判官,长庆元年(821)七月,幽州军乱遇害。《全

  • 班超笔

    班超少时家贫,为官佣书写,尝投笔而叹,欲立功疆场。见《后汉书·班超传》。后遂以“班超笔”指怀有远大志向,欲投笔从戎。亦省称“班笔”。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 王勃集

    诗集。唐王勃撰。杨炯(《序》)谓王勃“平生属文,岁时不倦,缀其存者,才数百篇,……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这是最早的二十卷本王勃集。但新、旧《唐书》两志、《崇文总目》、《宋志》皆作三十卷。洪迈《容斋四

  • 宋玉悲秋

    战国楚宋玉作《九辩》,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其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后因以“宋玉悲秋”为咏感伤秋景寄托悲怀之典。杨巨源《登宁州城楼》:“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亦省作“宋玉悲”。李白《赠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