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惟岳,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唐时与诗人刘洞、蒋钧为诗友。《全唐诗》存断句4联。
【介绍】:王维《送别》诗句。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语意,希望别者复来相聚,表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介绍】:字望渊,南海(今属广东)人。元和十年(815)进士。官终集贤校理。《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储光羲作。题下原注云:“天宝六载冬十月,皇帝如骊山温泉宫,名其宫曰华清。”据此,则诗当作于天宝七载(748),时光羲官太祝。华清官,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山麓,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644)
即遮玉门。裴漼《奉和御制旋师喜捷》:“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参见“遮玉门”。
形容观看的人很多。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后因以“秦裘”谓仕途不达、处境窘困。骆宾王《宿山庄》:“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三国魏嵇康不满当时执政的司马氏集团,“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仕后,推荐嵇康做选曹郎,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拒绝,列陈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中,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来诗文中以“七不堪”为疏懒
【介绍】:储光羲《洛潭送人觐省》诗句。描写春天早晨在洛水之畔送别友人时的美丽景色。其中“散”字用得生动形象。
【生卒】:599—649【介绍】:行二。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今属陕西)。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父起兵。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为太子,继帝位,改元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