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韦庄作。此诗是诗人逃离长安的第二年,即僖宗中和三年(883)在洛阳所作。诗借一位从长安逃出的“秦妇”之口,叙述了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引起的骚动,以及黄巢在城中称帝建国,被“官军”围囤并与之进
①一阵;一次。卢仝《题褚遂良孙庭竹》:“春风一番琴上来,摇碎金尊碧天月。”薛逢《九日郡斋有感》:“楼前野菊无多少,一雨重开一番黄。”②一张。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八:“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③一片。
【介绍】:丘为作。诗题一作《山行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通过作者访隐者不遇这个具体事件,感悟隐逸之趣与清净之理,表现了诗人的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结尾“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二句,暗用王子猷雪夜访戴不遇却
张说撰。该书二十五卷,计诗赋十卷,文十五卷,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近四百首。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伍氏龙池草堂刻本,初印本有补遗一卷,二次印本有补遗一卷、校记一卷。《四库全书》据两淮马裕家藏本
【介绍】:五代散文家。字子澄。蒲州(治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后梁乾化中,为翰林学士。后唐同光元年(923),由吏部侍郎、史馆修撰为兵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有制集一卷,著录于《崇文总目》卷五,已佚。
指一首诗中除迭音词之外有重复出现的字。古体诗对避重字的要求不严。近体诗要求尽量避重字,尤其是在不同联中,尽量避免用重字。但在以下情况下出现重字可以不避:一、一句之中不避重字,如杜甫《得舍弟消息》:“乱
【介绍】:李嶷《淮南秋夜呈周侃》诗句。二句描写秋天月夜的美丽景色:秋风吹乱了池水中的浮萍,月光照在竹林丛中,映射得露珠晶莹透明。画面鲜明,用字洗练。
【介绍】:罗隐作。见《魏城逢故人》。
即花钿。古代妇女首饰。杜甫《琴台》:“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介绍】:喻凫《龙翔寺居喜胡权见访因宿》诗颈联。出句写动景,冲桥流水,奔涌不息。“急”字传神,堪为诗眼。对句写静景,措语奇崛,构思巧妙。二句动中见静,静中见动,堪称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