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绛

李绛

【生卒】:764—830

【介绍】:

字深之,行三。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贞元八年(792)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元和六年(811)入相,革弊兴利,颇有德政。罢相,后又拜尚书左仆射,宰相李逢吉恶之,再贬出。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遇害于兵变中。谥贞。能文,长于论事,与李观崔群韩愈等善,俱以文学见知于梁肃。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及联句1首。

【生卒】:764—830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深之。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排行三。贞元五年(789)后与李观韩愈等同游于梁肃之门。八年(792)进士及第。九年(793)登博学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补渭南尉。元和二年(807)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四年(809)加承旨。累进中书舍人。六年(811)拜户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朝政多所规谏。九年罢为礼部尚书。长庆元年(821)累官至吏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兗海节度使等。宝历元年(825)入为左仆射,改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大和元年(827)征为太常卿。三年(829)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封赵郡公。四年(830)为乱兵所害,谥贞。与刘禹锡等友善。工文能诗。尤长于论谏,诚贯理直,骈散兼行,明白畅达。刘禹锡称其“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呜呼,其盛唐之遗直欤”。为元和时期疏奏名家之一。大中五年(851)蒋偕曾编其论谏七篇为《论谏集》以为楷模。《论谏臣》、《论安国寺不合立圣德碑状》等为唐人疏奏名篇。撰词赋、诏诰、诗歌等四百余篇,刘禹锡编为二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传世有《李深之文集》六卷。《全唐文》存文二卷,《全唐诗》存诗二首、联句二首。事迹见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序》、蒋偕《李司空论谏集序》,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李鹏

    【介绍】:字至远,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少时即通《尚书》、《左传》,未见杜预《释例》而作《编记》,大趣略同。高宗上元时授明堂主簿,武后长寿中官至天官侍郎,后受排挤,出刺壁州。善为文,曾撰《周史》,令

  • 千金市骏

    喻指诚心求贤。《战国策·燕策一》载,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郭隗以马作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燕昭王为郭隗筑宫而

  • 诗赋与律调

    邝健行著。中华书局1994年11月出版。17.3万字。该书收入作者有关唐诗及明清散文作家作品的论文共14篇,其中有关唐诗的论文所占比重较大,共9篇,有关明清散文与作家的论文3篇,唐代律赋以及律赋与八股

  • 泽宫射

    古时天子祭祀时要选士助祭。选士之时,先习射于泽宫,后射于射宫,凡射中者,才得入选。参见《周礼·夏官·司弓矢》。后用“泽宫射”来比喻进士考试。韩愈《县斋有怀》:“初随计吏贡,屡入泽宫射。”

  • 得陇望蜀

    喻指贪心不足。语本《东观汉记·隗嚣传》:“西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 送梓州李使君

    【介绍】:王维作。“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唐属剑南道,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李使君,即李叔明,曾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上元二年(761)后移任梓州刺史。作为赠别诗,本篇悬想梓州山林奇胜

  • 杜甫诗选讲

    程云青著。195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仅选诗25首,1962年又修订增补,扩大为79首,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注释、分析。分析主要是论述作品思想性及艺术风格,并试图根据时代和作者生活,来阐述作品的

  • 长剑

    犹长铗。喻怀才不遇。王维《送张判官赴河内》:“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参见“长铗”。

  • 丰城气

    指丰城宝剑的剑气。其气上冲斗牛,故用以比喻人的豪情壮志。杜甫《咏怀二首》之一:“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参见“丰城剑”。

  • 不耐烦

    不能忍受烦琐的尘事。皎然《题山壁示道维上人》:“物外从知小,禅徒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