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武元衡

武元衡

【生卒】:758~815

【介绍】:

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宪宗朝两度入相,以其力主削藩而为人所忌,元和十年(815)六月早朝,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派人刺杀于道。谥曰忠愍。新、旧《唐书》有传。工诗,尤善五言。重辞藻,诗句瑰美。《全唐诗》编其诗为2卷,又录联句1首,《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

【生卒】:758—815

【介绍】:

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祖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武平一孙。建中四年(783)进士及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令,以镇军督将多扰吏民,称病辞官。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累迁右(一作左)司郎中。贞元二十年(804)拜御史中丞。永贞元年(805)因反对王叔文集团,罢为右庶子。元和元年(806)复拜御史中丞。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八年(813)复拜相。力主讨伐淮西,又反对起用刘禹锡柳宗元等。十年(815)遭藩镇刺客暗杀而死。工五言诗,传世之作往往被于管弦。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为“瑰奇美丽主”。议者谓唐代工诗而宦达者唯高適,宦达而诗工者唯元衡。文学见解见于《刘商郎中集序》:“圣人观象立言,发乎情性,形于咏歌,大则明天下政途,弥纶王化;小则舒一时幽愤,刺见国风。”推崇“滋液琼瑰之朗润,浚发绮绣之浓华”的作品。诗多酬和赠寄、行旅送别、登临题咏和乐府从军之作,律诗优于古诗,五言优于七言,是中唐五言知名者之一。《秋日对酒》、《塞下曲》、《行路难》、《学仙难》等抒写济世安边的抱负及抱负难展的苦闷,讥刺权贵奢华、学仙的风气,内容较积极。《送张六谏议归朝》、《途次近蜀驿》等也是传世佳作。所作“宏毅阔远”(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而词采华美,语多雕饰。文风亦相似。《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武元衡集》十卷,已散佚。有辑本《武元衡集》三卷传世。《全唐文》存文十篇,《唐文拾遗》补三篇;《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郑惟直

    【介绍】:见郑史。

  • 颜令宾

    【介绍】:咸通时人。长安南曲乐妓,举止风流,能诗,常乞诗于举人。后病重将死,以诗邀新中进士,设宴痛饮,并嘱众作挽词。死后,长安盛传之。《全唐诗》存诗1首。

  • 荒沟古水光如刀

    【介绍】: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二诗句。古水,年久的积水。诗句描写农村萧条残破之景,使人有心惊胆寒之感。钱钟书曾举此句等为例,说明贺“好取金石硬性特作比喻”,“变轻清者为凝重,使流易者具锋芒

  • 赵岐忙

    东汉赵岐平生多次对其侄子交代死后之事、墓葬的方法规格。事见《后汉书·赵岐传》。后以“赵岐忙”谓人过于关心生死之事。罗隐《经故友所居》:“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

  • 元稹及其乐府诗研究

    范淑芬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全书除序言、余论外,计分四章十四节:首章根据史乘及其相关资料以叙述元稹生平,次章探讨元稹所处之时代背景,并叙其文学思想渊源及诗学论见,三章分别就内容与技巧特

  • 山中四友

    见“庐山四友”。

  • 向隅

    面向墙角。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后以“向隅”谓孤独失意。王昌龄《素上人影塔》:“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 张嵩

    【介绍】:一名孝嵩,字仲山,南阳(今属河南)人。身长七尺,伟姿仪。及进士第,而慷慨好兵,常以边任自许。开元间,代郭虔瓘为安西都护,务农重战,安西府库遂为充实。十年(722)转太原尹,封南阳郡公,卒于官

  • 来往

    ①来去,往返。刘长卿《送韩司直路出延陵》:“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②犹言前后。司马扎《卖花者》:“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③交往。储光羲《闲居》:“亲故不来往,中园时读书。”

  • 攀龙髯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