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

诗学术语。沉郁,指文思深沉繁蕴,语出汉刘歆《求方言书》:“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顿挫,指感情和声调、语句的起伏变化。梁钟嵘《诗品·齐吏部谢朓》:“谢朓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唐代杜甫在《进鵰赋表》中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称:“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他用“沉郁顿挫”来概括自己辞赋的特色。但以此概括其诗歌风格,却是形成于宋、明时期。如南宋陆游《东屯高斋记》称杜巴蜀诗“顿挫悲壮,反复动人”,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叙》称“杜工部之沉郁”,屠隆称杜诗“多得之悲壮瑰丽,沉郁顿挫”。今人多以此为杜诗主要风格,谓沉郁指内容而言,顿挫指形式而言。

猜你喜欢

  • 孙定

    【介绍】:字志元。唐末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屡试不第,心情郁闷以至晚年纵酒,无所成而终。作诗千余首,多毁于战火。《全唐诗》仅存其景福二年(893)下第所赋《寄孙储》诗1首。

  • 长孙正隐

    【介绍】:唐代诗人。正,一作贞,误。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高宗时,官太常博士。调露二年(680)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七、《唐诗纪事》卷七。

  • 伯牙琴

    相传伯牙为春秋时精于琴艺的人,琴音之妙,唯钟子期能知。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奏。见《吕氏春秋·本味》。后以“伯牙琴”为叹知音难遇和痛悼至友之典。亦作“伯牙弦”。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愧

  • 五斗禄

    见“五斗米”。

  • 无可那

    无可奈何。陆龟蒙《五歌·雨夜》:“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 同类对

    亦称“同对”。指格律诗一联的上下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虽然意义不同,但属于同一事物类属的义近词。如:“云”对“雾”,“酒”对“觞”,“花叶”对“草芽”等。参见“六对”。

  • 吕炅

    【介绍】:唐代诗人。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生卒年不详。贞元十九年(803)与元稹、白居易等同时登博学宏词科。元和初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友善。元和四年(809)与元稹会于洛阳陶化坊,元有《赠吕三[

  • 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介绍】:秦韬玉《春游》诗颔联。小梅香、柳垂阴,黄莺啭、白马嘶,写出春天丰富多彩的景象和诗人闲逸兴奋的心情。妙在景多而不乱,自成有机的境界。

  • 湘江竹

    即湘竹。李商隐《泪》:“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 掀掀

    高昂貌。韩愈《和侯协律咏笋》:“戈矛头戢戢,蛇虺首掀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