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许康佐弟。贞元三年(787)与刘师老同游凤翔,谒节度使邢君牙。后进士及第。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太子校书郎。秩满,辟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署协律
春秋楚人伍子胥逃亡到吴国,无以糊口,曾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国国都。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亦泛指侠士生活。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典出《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喻指人为避祸,多设藏身之处。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罗隐《贵池晓望》:“计疏狡兔无三窟,羁甚宾鸿欲一生。”
①低首摧眉。愁苦劳瘁貌。齐己《谢王秀才见示诗卷》:“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②憔悴。罗绍威《白菊》:“虽被风霜竞相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介绍】:许浑《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诗颔联。二句抒发早春感绪。出句写碧云四合、暮色苍茫景象。对句谓白雪覆地,生机萌动,春思正长。二句以景结情,传达“愁”“思”情结,堪称佳句。
齐元涛、张斌荣、王宏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为《中国古代十大诗人精品全集》丛书之一。27万字。收诗264首。附录三:一为“杜牧文两篇”;二为“杜牧生平创作简表”;三为“杜牧诗作版本简目”。
①犹重复。姚合《答窦知言》:“反复千万意,一百六十字。”②变化无常。白居易《读史五首》之三:“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③指叛乱,变故。杜甫《草堂》:“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因以“弃杖”比喻绝处逢生。张说《喜度岭》:“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介绍】:唐代诗人。标,一作摽。生卒年、籍贯不详。长庆二年(822)进士及第。会昌五年(845)为大理评事,顾非熊有《酬陈标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诗。官终侍御史。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取为“广大教
李嘉祐有《送韦邕少府归钟山》诗,题下原注曰:“一本题作《送韦山人归钟山别业》。”据此知别业在钟山(今江苏南京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