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匡衡。《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张宴注及《西京杂记》认为“鼎”乃匡衡少时字鼎,故后以“匡鼎”指匡衡。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恳谏留匡鼎,诸儒引
【介绍】:方干作。见《送从兄郜》。
《后汉书·张湛传》:“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白马生”本是光武帝对张湛的称呼,后亦以称美直言敢谏之臣。刘禹锡《寄杨八拾遗》:“闻君前日独庭争
【生卒】:680~764【介绍】:同州朝邑(今陕西大荔东)人。历官大理卿兼三司使、凤翔尹、岭南县尉、太常员外卿。《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宝历元年(825)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白水尉。一说穆宗朝官拾遗,误。工文辞。《全唐文》存文五篇。事迹见《旧唐书·敬宗纪》、《唐会要》卷七六。
【生卒】:?—821【介绍】: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大历二年(767)住衡州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后建竹林寺而居。有诗送僧清江与僧无著。《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收诗
指春秋晋介之推。介之推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后重耳归国,立为晋文公,遍赏诸从者,惟不及介之推,有人言及此事,晋文公欲赏之,之推与其母逃避山中,隐居不出。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甫《壮游》:“子推避赏
【生卒】:801~866,或谓812~870【介绍】: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属山西)人。貌奇丑,号“温钟馗”。才思敏捷,尤工律赋。每试押官韵,未尝起草,每赋一韵一吟而已,
【介绍】:高适《九曲词三首》之二诗句。欢洽,欢乐和洽。二句以轻松愉快的调子,表现了唐军从吐蕃手中夺回九曲后,边地人民过上和平幸福生活时的无限喜悦心情。
即孩子。阿,名词前缀,无义。无名氏《注苗张二进士题名》:“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