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晙

王晙

【介绍】:

王光庭

【生卒】:662?~732

【介绍】:

祖籍沧州景城(今属河北),后徙洛阳(今属河南)。明经及第。玄宗开元间官至宰相。后遭贬。官终朔方军节度使。卒谥忠烈。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又于王俊名下收《桂林逍遥楼》残诗2句,实为宋之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首二句。王都督即王晙,景龙末年任桂州都督,诗为宋之问流徙岭南至桂州时所作。王俊当为王晙之误。

【生卒】:?—732

【介绍】:

唐代文学家。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徙家洛阳(今属河南)。弱冠明经擢第,调清苑尉。历永昌令,进殿中侍御史,出为渭南令。中宗景龙末,累转桂州都督,迁鸿胪大卿(或作少卿),充朔方军副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进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玄宗开元二年(714),以击吐蕃功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又以破突厥功,拜兵部尚书,充朔方军大总管。一度贬为梓州刺史。十年(722),拜太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迁吏部尚书。十一年(723),代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充朔方军节度大使。后受累贬为蕲州刺史,转定州。十四年(726),入迁户部尚书,复为朔方军节度使。二十年(732)卒,年七十余,赠尚书左丞相,谥曰忠烈。《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又《全唐诗》卷七九五有王俊,疑为王晙之误,其名下收《桂林逍遥楼》诗二句:“胜日登楼望,山川一半春。”与宋之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诗首二句基本相同,疑即为宋诗之传误。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七〇、七八,《唐方镇年表》卷一、四。

猜你喜欢

  • 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

    【介绍】:于鹄《春山居》诗句。写月夜清丽之景,表达隐居山中的独特感受。清空萧散,色相俱灭。

  • 奉寄高常侍

    【介绍】:杜甫作。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高常侍,高适。广德二年(764)春,严武代高适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召适还朝,授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此诗是杜甫在成都送高适还京所写。诗中追述了昔年曾与高适于汶

  • 李春卿

    【生卒】:?—约751【介绍】:字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適第三子。初官灵昌主簿。天宝八载(749),署朝邑主簿。能文。有文集,文一百十二篇,未见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唐李季卿《三坟记》、《栖

  • 卢文纪

    【生卒】:876—951【介绍】:字子持,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进士及第。唐末曾任殿中侍御史。五代时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后唐清泰元年(934)曾拜相。新、旧《五代史》有传。《全唐

  •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介绍】:郑锡《千里思》诗句。二句写征人在边关思念家乡亲人之情。上句写归梦悠长,天亮时方被虫鸣催醒,烘托乡思之深;下句借古代大雁传书之说,托大雁带回书信,带回戍边思亲之心,烘托乡思之愁苦。语句凝炼,风

  •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介绍】:李白《古风(西上莲花山)》诗句。四句描写诗人幻想与仙人一起升天的情景。莲花山,即华山西峰,华山因山形似莲花,故名华山,其西峰名莲花峰。迢迢,远貌。明星,华山中的仙女名。素手,女子洁白的手。芙

  • 折杨柳

    【介绍】:杨巨源作。一作《和练秀才杨柳》。折杨柳送别以喻惜别,本属平常文心,而此诗只写杨柳春风,除“立马”外,无一字涉及“别离”,恍惚读之,似惜别,又似惜杨柳,正所谓因景造情,婉而多致。

  • 铜梁

    山名。在重庆市合川市南部。山上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故称。武元衡《酬太常从兄留别》:“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 南流夜郎寄内

    【介绍】:李白乾元二年(759)流放夜郎途中寄给妻子宗氏的诗。前二句言自己被远流夜郎而长久得不到妻子的音信,后二句写自己盼望得到妻子书信的殷切心情。夫妻伉俪情深,见于言表。夜郎,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离

  • 异物志

    笔记小说。唐沈如筠撰。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三》作三卷。《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同。今已佚。《太平广记》存佚文六条,记怪物异事,如“牛斗”条记神牛相斗时海水沸涌,“鲮鱼”条记鲮鱼巧食蚂蚁。皆篇幅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