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介绍】:

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作。秋兴之兴,读去声,是感兴、发兴之意。杜甫漂泊多年,寓居夔州,往事历历,时萦胸臆。值兹秋日,见草木之凋谢,景物之萧森,触景伤情,引发了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写下了这组联章体七律。这组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四首是过渡。前三首以咏夔州秋景为主而遥忆长安,夔州详而长安略;后五首以回忆长安为主而回应夔州,长安详而夔州略。八首的中心思想是“故国之思”。所思之情事,广泛而又具体,基本内容是,长安盛衰之变,个人遭遇之感。然国事多而己事少,体现了杜甫忧国忧乱忠君爱国的一贯思想。俞场曰:“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曰‘巫峡’,曰‘夔府’,曰‘瞿塘’,曰‘江楼’、‘沧江’、‘关塞’,皆言身之所处;曰‘故国’,曰‘故园’,曰‘京华’、‘长安’、‘蓬莱’、‘昆明’、‘曲江’、‘紫阁’,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诗中线索。”(《杜诗镜铨》卷一三)《秋兴八首》是杜甫惨淡经营之作,艺术上堪称登峰造极。沈德潜曰:“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具见于此。其才气之大,笔力之高,无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杜诗偶评》卷四)

猜你喜欢

  • 读杜随笔

    清陈訏撰。凡四卷。是书大体以时间先后为次,共收杜诗260余首,古今体皆有,大多为杜诗名篇。每首诗后为陈氏“随笔”,不注释字句意义,不考索典故出处,只从大略处演释诗意,评论作法,间或褒贬前人注杜之得失,

  • 偶吟

    独自吟咏。钱珝《客舍寓怀》:“无伴偶吟溪上路,有花偷笑腊前枝。”

  • 杜陵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杜陵原。汉宣帝刘询陵墓。因地处西汉时杜县辖境,故名。汉宣帝生前选建寿陵于此,前后修建17年。杜陵形如覆斗,顶部平整,线条分明,高30米,底边长宽各120米。陵南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

  • 披迟

    犹披拂。形容舞姿柔美。沈亚之《湘中怨》之一:“舞矮那之秾条兮,骋盈盈以披迟。”

  • 然脐

    据《后汉书·董卓传》载,董卓被杀后,弃尸于市。天热,尸体中的肥脂流在地上。“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以“然脐”用为典实指奸贼佞臣终遭杀身的可耻下场。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 章玄同

    【介绍】:武后时人。大足元年(701),宰相张锡因请还庐陵王受张易之排挤,被流放循州。玄同有《流所赠张锡》诗,盖亦当时贬谪者。《全唐诗》存诗1首。

  • 中唐十家诗注

    郭延龄、李浩校注。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31.8万字。该书选取了中唐时期刘方平、朱湾、刘商、窦叔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李端等十位诗人的诗歌,进行了校勘注释。对每位诗人,根据文献

  • 权审

    【介绍】:唐代诗人。字子询。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生卒年不详。权德舆侄。大中五年(851)以水部员外郎奉使湖南安抚,迁户部员外郎。擢司封员外郎,充史馆修撰。累官至散骑常侍。能文,曾著诗千首。《

  • 专城居

    犹专城。杜甫《草堂》:“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 严维集

    诗集。唐严维撰。宋元以来,诸书目皆著录《严维诗》一卷。唯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明高儒《百川书志》卷一四及清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卷二著录《严维集》一卷。此本独为二卷,且分体编次,审非唐宋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