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放下帷幕。元稹《代郡斋神答乐天》:“夜怜星月多离烛,日滉波涛一下帷。”②《史记·儒林列传》:“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后因以“下帷”指教书或
【介绍】:唐末五代散文家。字信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一说信都(治今河北冀州)人。生卒年不详。登大中十一年(857)进士第(一作大中十四年),颇有文名。新罗国筑高楼,遣使厚金请其撰记,世以此荣之。
【生卒】:?—925【介绍】:籍贯不详。进士及第。累历台省官。后唐庄宗时,自礼部员外郎为河南令。为人强直,不避权豪。宦官伶人请托者,均不理睬,遂遭谗毁,庄宗深怒之。同光三年(925),坐桥道不修,长流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因以“弃杖”比喻绝处逢生。张说《喜度岭》:“弃杖枯还植,穷鳞涸更浮。”
飘忽行进貌。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行多耳断金环落,冉冉悠悠不停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历、贞元时人。与窦常交往甚密,窦有诗相寄。《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九。
晋代人。庾亮之弟。善书法,少时与王羲之、郗愔相媲美。王羲之曾以章草修书与庾亮,庾翼见其书法,深加叹服,复信王羲之加以称赞,自愧不如。见《晋书·王羲之传》。后因以为咏书法精妙之典。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协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中宗景龙中为左拾遗,以直谏闻名。睿宗时,由左补阙迁右台殿中侍御史。玄宗开元中,累转司勋郎中、颍王府长史。天宝初卒,年八十余。《全唐诗
合集。唐韦处厚等撰。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谓,韦处厚为开州(旧名盛山郡)刺史,作《盛山诗》十二首,和之者有元稹、许康佐、白居易、李景俭、严谟、温造、张籍等十人,大行于时。其后编为诗集,由韩愈作序。
清佚名编。六册。以诗体和世次编排,分初、盛、中、晚。每种诗体前和每首诗后多引用明人评语。卷前有《统论》、《杂论》,亦引前贤评语。是清代引用前人评语较多的一种唐诗选本。有清康熙间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