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触途

触途

处处,到处。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过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五六:“作事不谐和,触途成倥偬。”

猜你喜欢

  • 平仄

    平声和仄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参见“平声”、“仄声”。

  • 金钱花

    【介绍】:罗隐作。前两句极写金钱花的娇美动人。后两句转发议论,先假设前提,后得出结论:如果此花是可以收藏的金钱,那么,就会被贪得无厌的豪门贵族全部砍光。出语冷隽,讽刺尖刻。

  • 焦原

    山名。在山东莒南县。《尸子》卷下:“莒国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李白《梁甫吟》:“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 否塞

    闭塞不通。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

  • 六窦

    唐代窦叔向与其五子常、牟、群、庠、巩的合称。六人俱能诗。窦叔向闻名于大历(766—779)时期。窦常等知名于德宗、宪宗时。后人称之为“六窦”。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包融》称:“父子如三包、六窦、……。”

  • 于濆

    【介绍】: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咸通二年(861)进士,曾官泗州判官。工诗,尤擅古风,针砭时弊,抒发不平,刚健质朴,颇受乐府民歌之影响。《全唐诗》编为1卷。

  • 琅玡台

    古台名。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玡镇夏河城东南。据《越绝书》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水经注·潍水》又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游天下,登上此台,眺望东海,并刻石树碑,

  •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

    【介绍】:刘禹锡作。李仆射相公即李德裕,其罢相出镇浙西在大和八年(834),其时禹锡在汝州刺史任,故诗题原注有“奉送至临泉驿,书礼见征拙诗,时在汝州”语。诗中主要叙述李德裕的功业,诗意本来平常,但禹锡

  • 曾是

    ①正是。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王维《送韦大夫东京留守》:“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②本来是。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曾是无心云,俱为此留滞。”杜甫《又上后园山脚

  • 唐诗艳逸品

    又名《唐诗四种》。明杨肇祉撰。肇祉字锡甫,约为明万历时人。杨氏闲居无事,讽咏唐诗,觉唐代女子之诗千芳万卉,亦有“一种天然意致,机趣动人”(《自序》),故有此编。此书专选唐代女子诗,无卷数,内分“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