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面向,面对。杜甫《寄赞上人》:“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②外观结构。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清吴震方撰。震方,字青坛,石门(今浙江崇德)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吴氏以为初学诗者不宜小心翼翼,而应放手大胆,唐人中不乏长江大河之篇,足资初学参考。故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因以“鹏息”谓人回乡。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
①齐整貌。鲍溶《行路难》:“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②仿佛,好像。李绅《鉴玄影堂》:“深夜月明松子落,俨然听法侍生公。”③逼真;鲜明。罗隐《姥山》:“临塘古庙一神仙,绣幌花容色俨然。”
刘健辉、刘新宇、刘红雨、张素华等编著。重庆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13万字。本书详细考察了杜甫留滞夔州的概况,及其在夔州寓居时的生活行止,评介了夔州诗的丰富内容。资料翔实,考察严谨,对全面了解杜甫
①寂静。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②清闲。孟郊《游枋口》:“为取山水意,故作寂寞游。”③冷清;孤单。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④困顿。杜甫《季秋
指汉代羊仲、裘仲。二人皆推廉逃名。见《初学记》卷一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后因以“二仲”指廉洁有操守之士。钱起《宿毕侍御宅》:“心唯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介绍】:开成三年(838)曾任宣州泾县令。《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首并序。
山峰名。华山东侧的仙人掌峰。李世民《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七言古诗。唐郑嵎作。此诗一千四百字,《郡斋读书志》谓开成中(836—840)作,大误。作者自序云:“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以此门为题,表示可为史实作证。诗言旅邸主翁“世事明皇”,为作者“道承平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