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师静。
后人对于伟大诗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褒称,意指杜诗亦诗亦史,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唐孟棨首开此说,其《本事诗·高逸》云:“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①犹何日,何时。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②犹何妨。白居易《感逝寄远》:“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③犹安得。怎能;哪能。岑参《阻戎泸间群盗》:“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④
秦末南海尉。为人有远见谋略,当二世天下大乱时,任嚣病重将死,召龙川令赵佗,认为中原扰乱,尚不知谁主天下,南海地处偏远,可以立国。赵佗受任南海尉,联合附近州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后赵佗归汉,称南越王。见《史
【介绍】:张九龄《望月怀远》首二句。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二句化用其意。谓明月升起之时,远在天涯的所思之人,与自己一样,望月相思。
唐代鲍防、谢良弼的并称,一说为鲍防、谢良辅的并称。三人同为中唐前期知名诗人,彼此友善。《新唐书·鲍防传》谓时人号鲍防与谢良弼为“鲍谢”,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八谓指鲍防与谢良辅。
【介绍】:开元时人。与诗僧理莹同时。《全唐诗》存诗1首。
晋有质子将归,有人托其传书,告之扣石间悬藤,家人自出。质子如言,扣藤,果有二人自水中出。事见《艺文类聚》卷八二引南朝宋王歆《始兴记》。后以“质子寄书”为咏藤之典。李峤《藤》:“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指诗词句末押韵的字。王力《汉语诗律学·近体诗》:“和诗,最初的时候是一唱一和,并不一定要用对方的原韵或原韵脚。”
①神话传说中的树名。在汤谷之上,太阳浴于汤谷,拂其杪而上升。后常用为咏日之典。李白《长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②东方古国名。后亦借指日本、新罗等国。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东望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