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虺为商汤时左相,曾为汤作诰。后借以代称宰相。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仲虺专为诰,何充雅爱禅。”
见“攀桂枝”。
养蚕最忙的月分。贯休《避寇游成福山院》:“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
【生卒】:803—866后【介绍】:唐代小说家。一名昶。字文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执谊子、元稹婿。长庆二年(822)至夔州从刘禹锡学。初为校书郎。大和四年(830)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辟
寺名。在仙岩山。司空图有《温州仙岩寺铭》。
【介绍】: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侄女。幼即作《新妆诗》,好事者多传之。《全唐诗》存录此诗。
【介绍】:唐代诗人。字中明。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开成中进士及第。历陈许观察判官等。会昌中,授监察御史。大中中,为考功员外郎。又曾为司勋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千唐志斋藏志》录
汉丞相萧何的宅第。后亦代称宰相府第或简陋的园第。姚和《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参见“萧相宅”。
【介绍】:杜甫《旅夜书怀》诗首联。二句就近而小者写旅夜之景,点明时间、地点和个人处境,连用“细”、“微”、“危”、“独”四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旅夜独宿的情景,而且深细入微地传达出诗人孤寂悲凉的心情。
敦煌俗曲名。此调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卷四,沙门宝公“造十二辰歌”。《隋书·音乐志》、《乐府杂录》、《唐会要》等书也有《十二时》曲的记载,可惜其辞已佚。敦煌本《十二时》主曲十二首,必配十二支,沿用杜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