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约为贞元初年避乱江南时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小诗,淡淡的忧伤与秋江的暮色浑为一体,漂泊无依之感与思念故乡之愁紧紧交织。此诗不拘形式,不凑句数,不讲对仗,淡雅自然。
春秋时越国君主。为禹的后裔,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求和。其后卧薪尝胆,二十年后终于灭吴复国。又渡江水,会诸侯,受方伯之命,称霸于江、淮以东。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李白
见“望夫山”。
【介绍】:登开元进士第,历仕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吴明贤著。巴蜀书社1995年7月出版。全书21万字,分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为“论”,第一部分分别对陈子昂的生活时代、家世经历、政治主张、文艺思想、诗歌创作、诗歌流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评价作了较为系统
唐代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的合称。六人开元末年隐居于徂徕山,酣饮纵酒,时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李白传》。
东汉刘昆为弘农太守,先是,境内虎患极重,刘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离境。事见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易俗去虎”为咏地方官仁政之典。岑参《送颜平原》:“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不尽,无边。杜甫《野望》:“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孙光宪《河渎神》:“独倚朱阑情不极,魂断终朝相忆。”
【生卒】:690?~756?或谓698~757【介绍】:字少伯,行大,郡望琅邪,一作太原,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今河南巩义东北
由来;从来。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贯休《读吴越春秋》:“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