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天子祖庙以为祭品的牺牛。庄子曾以之为喻,比喻高官厚禄之人虽享受荣华富贵,也不过是君主的牺牲品。见《庄子·列御寇》。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见“长吉体”。
【生卒】:?—926【介绍】: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后唐枢密使郭崇韬子。同光三年(925)随父平定前蜀。次年,与父被杀于蜀。撰《广陵妖乱记》三卷,记高骈等在扬州迷佞神仙之事,《新唐书·艺文志二》著
【介绍】:唐代辞赋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咸通以来举进士不第。工赋,与温庭筠、周繁等有名于时。《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剧谈录》卷下。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闲步游于下邳桥上,一自称为黄石的老者堕其履于桥下,令张良下桥取履。张良忍怒取履又长跪为老者穿上。老者令张良于夜半在此桥下等他,经三个五日,张良夜未半往下邳桥,老者授其《太公兵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后因以“七德”用典称颂武功。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
【生卒】:?—727【介绍】:唐代高僧。原名达摩流志。出身婆罗门种,姓迦叶。南天竺国(今印度)人。年十二,就外道出家,学《声明》、《僧法》等论,广涉历数、咒术等。年过六十,皈依佛门。唐高宗慕其名,永淳
古冠名。《后汉书·高句骊传》载为高句骊冠名,遂用为咏高句骊之典。李白《高句骊》:“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介绍】:刘禹锡《罢郡归洛阳闲居》诗五六句。诗为闲居洛阳时作。此二句以饮酒弹琴之事,抒无可奈何之感。冷落的境况使得作者不得不消闲,故此二句为配合闲居的情趣,节奏也较为舒缓。但其中也蕴含着并不平静的感情
【生卒】:?—689【介绍】:洛阳(今属河南)人。初任通事舍人。高宗乾封中,从李勣征高丽,为辽东道总管记室。因草檄文不当,配流岭南。遇赦还,为著作郎。武后讽高宗召诸儒论撰,万顷当其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