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保卫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又称“赣宁之役”。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准备组织政党内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随即向北洋军发布秘密动员会,准备用武力消灭国民党武装力量。4月26日袁世凯不惜接受苛刻条件与英、法、俄、德、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取得内战经费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宋教仁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坚决主张武力讨袁,因国民党内部对武力讨袁意见不一,未能及时发动。而袁世凯在准备妥当之后,便于6月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不服从中央,予以免职,并下令北洋军进兵江西和南京,发动内战。国民党被迫应战,起兵讨袁。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15日黄兴至南京促使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自任总司令,兴师讨袁;随后广东、上海、安徽、湖南、福建等省也相继宣布独立;是为“二次革命”。但除江西、南京组成讨袁军外,其他各省多为被动响应,并未出兵,战争主要在江西、南京进行,故又称“赣宁之役”。由于独立各省没有统一的领导和部署,缺乏信心,互相观望,北洋军于7月25日攻陷湖口, 8月18日侵占南昌。南京方面也因部分讨袁军被收买叛变而作战失利,9月1日南京失守,其他各省又先后取消独立。不到两个月时间, “二次革命”以失败而结束,北洋军武力扩展到长江流域,孙中山、黄兴再度逃亡日本。

猜你喜欢

  • 察举

    汉代选举官吏的制度之一。汉文帝时,诏命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于元光元年 (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因郡国举荐不力,又规定: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

  • 赀选

    汉代选官方式之一。赀,即钱财资产。秦代家贫无行者不得推择为吏。汉承秦制,规定拥有赀产十万钱(汉景帝时改为四万钱)以上而又非商人者,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赀财,可谋得冗散官位或较低的吏职,以为升迁的阶梯,称赀

  • 逢泽之会

    战国中期的重要会盟之一。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于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开会,并驱逼十二位诸侯以朝见周天子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魏惠

  • 魏灭中山

    战国初期魏文侯灭中山国的历史事件。春秋时,中山国名鲜虞,都城在今河北正定东北四十里新城铺,是白狄的一支所建立的古老国家。春秋时的鲜虞为中等国家,虽多次遭到晋国进攻,然除其属国肥(今河北藁城西南七里)与

  • 镇江之战

    ***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7月21日(六月十四日)在

  • 专诸刺王僚

    春秋末年,吴王夷末之子僚继立为王,其堂兄公子光阴谋召纳贤士,欲杀王僚自立。时伍子胥逃亡至吴,窥知公子光之意,乃求得吴国勇士专诸推荐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光设宴请僚,专诸藏匕首于食鱼腹中

  •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善于采纳批评意见的故事。乡校即基层行政单位乡的学校,郑国人常在那里游学聚会,议论当朝执政。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子产的威信,劝子产毁掉乡校。子产说: “人们早晚办完事情后聚游于此,以议论

  •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

  • 宋(辅公祏)

    隋末江淮义军首领辅公祏于唐初建立的政权。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辅公祏随杜伏威降唐,被夺去兵权,任淮南道行台左仆射。武德五年杜伏威入朝,被留居长安。次年八月,辅公祏起兵反唐,寻自称皇帝,国号宋,建都

  • 汉朝

    朝代名。包括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 不久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